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浪潮之下,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我国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久前召开的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聚焦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方面的议题,对于加快推动工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全面连接,构建全新的工业服务体系起到积极作用。
所谓工业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交互、处理分析等方式,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工业生态系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是用于支撑工业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场景。当前,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呈现出向工业互联网转型的趋势。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在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大幅增长,投入金额近1000亿元,推动了创新型企业的涌现。通过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以上。可以看出,工业互联网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了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觯霾咛峁┛蒲б谰荩佣岣呱屎椭柿俊U庵稚低车拿苈刖驮谟谛⒐蚕恚チ际跤氩瞪疃热诤希贫畔⒓际酢⒅悄苤圃斓刃滦瞬悼焖俜⒄梗呱鲂碌纳桃的J胶痛葱乱堤俳到峁褂呕妥蜕叮迷龀ぬ峁┬露Α�
不过,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技术研发投入的绝对值和比例仍然偏低,2022年我国在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占GDP的比例为1.5%,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在2%以上。产业协同、跨界合作和产学研协同不足,在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后实现了产业协同的企业链并不是很多。标准规范、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商业模式等问题也亟待完善。基于此,应多措并举,进一步稳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作用,制定鼓励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政策,激发企业和科研机构技术创新。政府应关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产业的升级、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等因素。还要搭建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平台,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参与其中,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政府应积极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跨界企业、创新型企业等参与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协同和资源共享。
企业作为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的主体,应积极推动技术研发和应用。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注重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在自身的应用和普及,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应该加强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要聚焦行业产业发展具体需求,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相关企业开展订单式合作,研发技术、培养人才,并积极参与加强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制定,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还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和交流,关注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