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承德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2023-11-09 11:47:58  来源:和合承德网

截至目前,承德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整体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全省第二位,备案森林固碳量占全省93%

和合承德网讯(记者马思稳,通讯员 王思力、苑秋菊)清澈的河水、清脆的鸟鸣、清新的空气……日前,漫步在隆化县茅荆坝镇沿河栈道上,河畅水清的生态美景映入眼帘。这样的美丽景色,在承德并不罕见。今年以来,承德聚焦生态环境提质增效,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更优生态助力高质量发展。目前,承德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整体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全省第二位,备案森林固碳量占全省93%。

厚植生态底色,守护绿水青山。肩负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历史使命,承德争取资金7.66亿元,全面启动三年百项重点治污工程、800里滦河水质保护工程、潮河200里净水廊道工程,利用各类专项资金17.42亿元,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河道生态治理修复等工程75个。对23个国省考断面细化治理,实行城镇污水处理厂驻厂监管,重点时段执行应急出水标准,重点清理主要干支流及河道两岸200米范围内垃圾粪污,全面整治建成区内市政雨污管网、沟渠雨污水跑冒等问题。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承德以降低PM2.5为核心,开展冬春季治理攻坚。全力实施高架源污染综合治理、燃煤整治专项执法、扬尘面源治理攻坚、餐饮油烟整治、露天焚烧管控、高排放车辆管理6个方面12项攻坚举措;大力推进“样板工地”“样板道路”“样板街区”创建,实施工地降尘作业、高空降尘防治、道路清扫保洁等措施;实施城市精细化保洁,增加道路保洁、洒水作业面积和频次,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中重型柴油货车238辆。

同时,加快市级危险废物智能监管平台建设,完成35家企业危废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635家产废企业和经营单位建立“一企一档”动态管理,134家产废企业实现与市级危废智能监管平台联网。完成62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全面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承德既要“生态优”也要“百姓富”。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承德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深入探索的课题。日前,鹰手营子矿区人民法院燕山环境资源保护人民法庭公开宣判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被告单位自愿认购降碳产品进行补偿性生态修复。该案成为全省首例在裁判中支持以“补植复绿+认购降碳产品”的方式综合修复受损害生态环境的案件,也是承德创新探索“降碳产品价值实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首次实践。

今年以来,承德开辟新路径,探索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依托优势资源在全省率先开发草地固碳、湿地固碳、景区碳普惠降碳产品方法学,拓展降碳产品种类,成功探索实践出“降碳产品价值实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新模式,将认购降碳产品列为替代性修复方式。目前,全市已审结2例自愿购买降碳产品修复生态环境案件,共购买森林固碳产品782吨,实现价值转化4.5万元。

目前,全市已有52个国有林场布置108个监测样地,对全域森林进行固碳能力监测,累计备案森林固碳量470万吨。下半年,承德加快推进降碳产品、排污权交易、流域补偿等6个方面价值实现,力争年底前生态价值实现20亿元。

奖惩有度,才能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前不久,隆化两家企业因扬尘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未能保证正常运行、未与生态环境部门平台联网,违反了《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办法》相关规定。但鉴于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市生态环境局隆化县分局按照相关规定,对两家公司不予行政处罚。该分局局长郭金辉说,“在法律框架内给予一定的容错空间,可以激励企业主动守法,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持续优化规划和项目环评服务、深化非现场执法改革、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加强执法与司法联动,不断提升监管效能,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优化规划和项目环评服务。积极推进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深入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优化提升行动,积极推进经开区升级扩能及规划环评工作。加大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非现场执法力度,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432次。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持续加强日常风险隐患排查,累计排查工业企业81家,发现并督促整改环境问题18个,均已整改完成。加强执法与司法联动,通过共建基地、共搭平台、共建机制三方面协作,共同做好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