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我家乡的文明遗存】非遗里的“一带一路”故事|蒙古长调:古老歌声的当代回响

2023-10-29 10:27:30  来源:光明网

   【我家乡的文明遗存】

  这个夏天

  来自内蒙古的安达组合

  用一曲蒙古长调与摇滚乐相融合的《孤勇者》

  仿佛把观众带到了广阔草原

  让长调这一传统艺术焕发了新的活力

  蒙古长调起源于2000年前

  至今 长调还保留着丰富的地域风格

  它赞美草原 山川 河流

  歌颂爱情和友谊

  表达了蒙古族对命运的思索和感悟

  在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的

  社会和文化生活中

  长调表演和当代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忙碌的演出

  观众的欢呼

  让安达组合欣慰:

  一个传承两千年的音乐形态

  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他们让年轻人重新认识到

  蒙古长调是活在当下的艺术

  安达组合队长博·那日苏说道:

  “长调没有固定的节奏

  我们不能用三拍五拍去衡量它

  真正的长调

  需要有生活体验才能唱好”

   

  2005年

  中蒙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这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

  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项目

  随后 中国和蒙古国开展为期十年的

  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行动

  使得这一蒙古族文化瑰宝不断传承和发展

  这种音乐形式

  诞生于蒙古族的漫漫迁徙之中

  如今已成为世界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长调的传承没有停留在保存传统上

  它在与时俱进

  融合全球音乐元素

  体现出无国界的沟通魅力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