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乡村行·看振兴)陕西榆林稻蟹共生同绘“致富图” 综合种养铺就“金路子”

2023-10-28 10:18: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陕西榆林10月27日电 (王丽莎)“养殖面积从2013年的350亩发展到2023年的4万亩,养殖企业从1家扩展到34家,全年成蟹产量20多万斤,蟹苗产量60万斤以上。”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水产工作站站长郭宏强介绍。

  横山区地处陕北黄土梁茆丘陵区北端,毛乌素沙地南缘。区内无定河流域生态优美、飞鸟翔集、稻渔共生,被誉为“塞北江南”。

  “无定河作为黄河一级支流,两岸的稻田和滩涂地是无定河重要的水生生物、微生物的栖息地和繁育地,以前因为施肥打药,使得水生生物种群数量锐减,通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增施有机肥,大米品质提升,并解决了土壤板结问题,从而保护了水生生物种群。”横山区农业推广中心高级农技师祁华介绍。

  图为养殖户正在打捞蟹苗。王丽莎 摄

  据了解,横山区稻渔综合种养以稳粮为前提,通过“以渔促稻”,保证了水稻播种面积,稳定了稻谷产量,提升了稻谷价值,同时增收了优质水产品,真正做到了“稻因渔而优、渔因稻而香”“水中有稻,稻中有蟹”。

  时下,正值水稻、蟹苗丰收之季。“现在稻蟹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每亩地能增收800元。”养殖户张如升说,由于推广使用生物制剂、生物菌剂和有机肥,还节省了一部分化肥、农药支出,生产的水稻也更为绿色环保。

  据介绍,目前横山区养殖品种已达15种,包括草鱼、鲤鱼、中华鳖、小龙虾、对虾、青蟹、鲈鱼等。稻渔综合种养已成为当地铺就百姓美好生活的“金路子”。

  图为当地养殖户正在收获蟹苗。王丽莎 摄

  同时,横山区积极创新养殖模式,试验推广新品种,将一年养蟹变成两年养,实现苗种自育等多方面突破;因地制宜引进新品种,破解苗种良种率低的瓶颈,蟹苗的存活率从原来的50%,提高到现在的80%;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形成稻蟹、稻鱼、稻鳅、稻虾、稻鳖等共作模式。

  据悉,横山区现有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1个,国家级水产养殖健康示范场7个。2023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849公顷,稻田养蟹面积达2670公顷,可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290吨,渔业经济总产值3000多万元。(完)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