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根据官方统计,截至10月24日17时,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累计到会人数已达到14.2万人,来自212个国家和地区,这两个数据都比上届同期大幅增长。
“新三样”产品受瞩目
广交会不仅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也是“展新”“推新”的平台。在本届广交会第一期展览当中,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持续走俏,展现出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
创意与颜值兼备 “大家居”人气旺
在“大家居”主题概念的加持下,本期参展企业更加注重设计和科技的创新突破,这不仅让产品迎合了海内外消费者需求,也给广交会带来了火爆的人气。
总台记者 韩宇皓:在广交会现场,新产品、新工艺、新创意扎堆亮相,自带“流量”的各式创意产品展位前最为人头攒动。一款款“新”“奇”“特”的展品吸引着境内外采购商聚集洽谈、驻足流连。这款1.8米高、1米宽的镜子和普通的镜子不同,它是一款采用非玻璃材质,通过纳米级的镜面镀层制成的一款全身镜。重量大概只有普通镜子的十分之一,通过一根手指就可以把它拎起来。
新型产品层出不穷,传统产业同样焕发新意。不少从事传统行业的企业在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将老传统和新元素相结合,在这里首发、首展。在日用陶瓷展区记者看到,不少瓷器生产企业不仅将现代美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还在传统生产工艺上进行了升级改造,生产出更多优质产品。企业的不断创新,让他们获得了更多订单、更大市场。
参展企业结构优化 高新企业带来新“智造”
为了迎合国外客商的采购需求,中国企业不断研发创新产品。很多企业在面对采购商时,经常会说“你要什么功能,都可以加、都可以变”。
在广交会餐厨用具展区,一家北京企业的展位吸引了不少境外采购商。工作人员熟练地从一款便携式手冲氮气咖啡杯中倒出一杯冷萃咖啡,把原本需要数小时的制作过程缩短到了1分钟。
在第二期中,多数企业通过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出更多绿色低碳产品,不仅保住了订单,还扩大了市场规模。这家企业利用天然植物纤维制成一次性餐具,产品畅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外贸的韧性背后体现的是经济的活力、产业的转型升级。记者从展会了解到,越来越多中国外贸企业针对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并通过广交会联通内外贸的平台作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