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超 李畅
“今年苹果长得不赖,这棵树怎么也得收一百多斤,又是大丰收。”石家庄井陉矿区天户峪村村民范全义在果园里没一会儿就摘了一大筐红苹果。果园内苹果像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果农在田间采摘、装箱,一派繁忙的丰收图景。
红苹果挂满枝头。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畅 摄
天户峪村位于石家庄井陉矿区西部,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100亩,是远近闻名的苹果专业村。但在数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荒山。
“天户峪村山多地少,原来就是靠天吃饭,老百姓收入没有保障。”井陉矿区天户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雯介绍,为了改变状况,村里多次去周边地区考察学习,还请来了河北省农科院的专家,最终决定,靠山吃山。“大家觉得村子三面环山,那就靠山吃山,尝试发展林果产业。”但果树还没开始种,新问题又随之而来,种果子离不开水,村里常年干旱,村民吃水都是问题,又如何能供上果树?
“有了困难咱就解决,一代代天户峪人用37年时间,建成了群英、工农两座渡槽,实现‘引水上山’,水的问题就此解决。之后还在省农大、省农科院指导下,成功把林果产业发展了起来。”王春雯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果品质量,打造品牌,2008年,天户峪村注册成立了昊源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生产流程,带动农户137户,果树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
村民在果园采摘苹果。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畅 摄
为了进一步做优产品,天户峪村专门请来技术团队,培育了自有品种“天红1号”“天红2号”红富士,并在全国得到推广。
现在天户峪村已建成了现代农业产业园,除苹果以外,村里还种有无涩甜柿子、大山楂,供各地游客采摘。“我家种着两亩果树,农忙时还会在产业园帮忙,一年下来怎么也有四五万元收入。”范全义说,现在村里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我们都不咋费心,村里游客也越来越多,果子根本不愁卖。
当地主播正在直播带货天户峪村特色农产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畅 摄
“以后天户峪村会紧紧依托林果产业,进一步整合资源、丰富业态,发展采摘生态游、研学游等,丰富游客体验。”王春雯说,“我们依靠林果产业走出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子,也会一直走下去,让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像苹果一样红红火火。”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