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引央企 有“冀”策】央企与未来之城“双向奔赴”

2023-10-22 11:42:34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image.png

冀时客户端报道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我省全面把握集中承载地功能定位,积极吸引更多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落户河北。仅今年上半年,就签约央地合作项目233个。

那么,新近落户的央企对于河北有什么样的期待,各地如何进一步加快央企入冀的脚步,今天起,我台与省发改委、省国资委联合推出系列报道《引央企 有"冀"策》,展示我省各地在扎实推进重大国家战略中主动作为、创新机制的典型案例和央地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积极成效。首篇走进雄安新区,看央企与未来之城的"双向奔赴"。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赵翔: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雄安新区的启动区,在我身后是由中国绿发开发的启动区首个大型成片综合开发项目中绿里项目,目前已经具备开工条件。

"中绿里"作为雄安新区四季度开工项目中体量和投资最大的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近百万平米,业态涵盖多、建设标准高,相应的各项审批手续也非常繁杂,这一度让负责人王猛感觉无从下手。

中绿雄安投资有限公司设计管理部经理 王猛:

一想到办理各种手续可能会兜兜转转,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王猛担心的事也正是王晓旭心心念念的事,作为雄安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项目审批组组长,他要做的是如何让疏解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雄安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项目审批组组长 王晓旭:

这是我们第四次到现场去指导,我们每次到现场呢,对这些问题进行答疑,能帮助建设单位迅速稳定方案,尽快地通过报审。


中绿雄安投资有限公司设计管理部经理 王猛: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办事的高效性、专业性和规范性,为我们节省了时间,让企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雄安新区的建设中。

雄安新区始终坚持把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重要位置,为更好的服务央企总部建设和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地,新区在承接疏解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企业疏解专班,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跟到底"协调服务机制,健全服务央企组织体系,设立新区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注册、审批等"一条龙"服务,让企业少跑腿、快办事、高效落地。同时围绕疏解人员关心的住房公积金、医保、子女教育等细化实化政策举措,完善激励约束政策,推动高质量疏解发展取得新成效。

雄安新区改发局副局长 曾晋莹:

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方面实现了企业开办一窗办理,企业迁移全程网办,另一方面为落户的二三级子企业,提供落户奖励,住房补贴,人才补贴等多项资金支持。

河北省委省政府坚决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主动对接拜访在京央企,一系列切合实际需求的惠企措施,引来了多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的激情奔赴。今年6月,拥有1021名员工的中铁北京局雄安公司整体疏解至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业务组组长 罗长春:

服务在京的一些央企疏解到新区,我们每周基本上三四天都是要往北京跑,这也就是这一段时间,往北京的出差的审批表。因为工作量大,一个充电宝还不够用,我自己又备了一个大功率的,保证这个手机随时畅通。

来到新区不到一周,相关职能部门就主动上门征求意见,在了解公司需求后,围绕资质申请开展沟通协调,使公司很快就拿到了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同时,公司原有的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和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也顺利平移到雄安公司,整个过程既有速度又有温度。

中铁北京局雄安公司党委书记 执行董事 曹军伟:

我们感受到从河北省委、省政府到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我们这些疏解企业提供了很多的支持帮助,尤其是在我们企业资质申报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地方政府的温暖,我们短期内拿到了企业的资质。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雄安公司安全质量监督部助理 张春桃:

当时我们心里还是挺犹豫的,因为我们毕竟在北京生活了10多年,小孩啊在北京安定了。后来了解雄安的相关政策以后,还是举家搬迁过来。现在呢,我们也在雄安这边买了自己的房子,准备把老人也接过来,想着一块见证雄安的成长。

目前,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中国星网总部正在启动区加速建设,中国矿产集团总部已选址落位,一百多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深度融入,产业集群组团落户,各类人才纷至沓来,雄安这座"未来之城"正阔步走来。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