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艾鑫】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经济和生态同步发展。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 资料图
“中老铁路连接了内陆国家老挝与中国和欧洲的铁路网络;蒙内铁路和亚吉铁路将非洲内陆与海岸连接起来;雅万高铁、越南的轻轨、斯里兰卡的道路和港口等都是南南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在世界各地的成功案例。”让索尔海姆印象深刻的是,15年前,他在斯里兰卡和平进程中担任首席谈判代表时,从抵达的机场到科伦坡开车需要很长时间。但去年他故地重游,同样距离的路程走中国修建的高速公路只需要半小时。
谈及欧美提出的“全球门户”“重建更美好的世界”等计划,索尔海姆表示:“发展中国家希望与中国和西方都有良好的合作选择。但不幸的是,迄今为止,一些西方主导的倡议只是宣传,缺少相应的组织构架、秘书处,也缺少资金和明确的方向。几乎所有国家都希望与中国和西方建立密切的人文关系、投资和政治合作。没有人想要非此即彼的选择。”
在索尔海姆看来,“去全球化”“脱钩”等做法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不明智的想法。相比之下,“一带一路”在联通世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他还特意强调说:“除印度外,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协议。”
多次表示“‘一带一路’是促进全球绿色发展的绝佳工具”的索尔海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未来10年,‘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绿色能源和绿色交通的载体。我们将看到有大规模的投资出现在太阳能、风能、氢能、电动汽车电池等领域。”他分析说,中国现在涵盖了全球60%至80%的绿色技术,涉及太阳能、风能、水能、电池、电动汽车和高速铁路。像隆基绿能、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这样的中国企业是其所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在国外可能还没有引起足够注意的是,中国还是全球保护自然的一个领导者。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沙漠治理的全球领导者。索尔海姆认为,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提供了从中国良好的绿色实践中学习的机会。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