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通讯:一粒娘惹粽里的文化融合

2023-06-22 20:41:39  来源:

 新华社马来西亚马六甲6月22日电 通讯:一粒娘惹粽里的文化融合

  新华社记者汪艺 程一恒 毛鹏飞

  端午节期间,马来西亚马六甲市鸡场街附近,一家粽子店里顾客络绎不绝。除了经典的咸肉粽,独具南洋风情的娘惹粽吸引了海内外的食客。

  娘惹粽最先吸引人的特点在于其撞色的外观——亮丽的蓝色糯米配上晶莹的白色糯米,赏心悦目;趁热咬一口,先是糯米的粘软,随后鲜、咸、甜、辣的馅料给食客带来一场层次丰富的文化融合体验。

  数百年前,早期的中国移民来到马六甲,与当地人通婚,其后代男性被称为峇峇,女性被称为娘惹。随着这一族群不断发展,峇峇娘惹在饮食、语言、服饰等方面形成了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文化。中国美食在南洋也焕发出全新光彩,娘惹粽就是其中的代表。

  店老板陈姷莲对记者说,蓝色糯米是娘惹粽的一大亮点,要用当地的蝶豆花熬出天然色素来染色。馅料选用猪肉、香菇、小葱、蒜米等食材,用当地酱料调味,再加上冬瓜糖增添鲜甜的口感。“我们用的粽子叶来自中国安徽,糯米则是泰国产。”

  身为马六甲娘惹后代,陈姷莲从小跟奶奶学习做娘惹糕点,经营这家粽子店已有20余年。端午节前,订单相比往常增加不少,顾客不仅有本地人、马来西亚各地来的游客,还有许多新加坡客户,有的甚至提前一星期订购。

  从吉隆坡来马六甲旅游的戴爱菱和朋友一口气买了30粒娘惹粽。戴爱菱是慕名而来:“之前听朋友说,这里的粽子特别好吃。再加上娘惹文化源自马六甲,所以一定要买些回吉隆坡。”

  “我用的食谱是奶奶传下来的,我们娘惹世世代代都是吃这个味道。”陈姷莲说。“希望以后也有更多中国游客来,品尝娘惹粽,体验娘惹文化。”

  马来西亚侨生公会总会长颜泳和说,峇峇娘惹是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群,其文化保留了中华传统习俗,同时吸收了当地马来人的文化特色,是中马文化交流融合的代表,也是马来西亚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珍贵文化遗产。

  “中华文化讲究各美其美,尊重异国文化。中华文化积极融入当地民族的文化特色,展现了其包容性。峇峇娘惹文化既坚持中华文化传统,又适应马来西亚本地社会,是文明互鉴的成果,也是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颜泳和说。


编辑:张海强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