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黄祖辉:“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2023-06-15 18:28:0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在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启动“千万工程”,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年来,“千万工程”以村庄的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实现了多方位的迭代升级,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方面,贡献巨大,意义深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从实践看,浙江“千万工程”的实施与深化,具有多方位的关联效应,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应尤为显著。

  对产业兴旺的带动效应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我国乡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千万工程”的实施与深化,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千万工程”促使乡村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不断改善,为乡村资源生态优势和人文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创造了重要条件,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和兴旺。浙江许多乡村拥有优良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人文生态,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村庄发展,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通盘考虑村庄建设与产业经营,将生态资源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产业融合、产村融合、城乡融合,建设美丽乡村,既因地制宜地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又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力和实力。

  对生态宜居的引领效应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千万工程”对乡村生态宜居的引领效应,不仅体现在自然生态环境上,而且也体现在人居设施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配套上。20年来,“千万工程”为浙江乡村带来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变化是人居设施环境的改善。目前,道路与通信网络覆盖全省村庄,“污水横流”现象不复存在,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基本普及,厕所革命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全省村容村貌大多实现绿化美化净化。“千万工程”的实施与深化,还从乡村公共服务方面提高了生态宜居水平。20年来,浙江不少村庄的公共服务由过去的服务面窄、效率低转变为服务面拓宽、效率提高。目前,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乡村数字化互联网平台的打造和相关制度的建构,不少乡村建立了共享公共服务的医共体、教共体、文体中心、养老中心等,大大提高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共享水平和服务能力。

  对乡风文明的联动效应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千万工程”改变农村人居生活环境,不仅包含满足物质生活的设施和环境,而且也包含丰富精神生活的设施和环境,如乡村文化礼堂和网络平台的建设等。“千万工程”的实施对乡风文明具有联动效应。一方面,通过弘扬主旋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广大村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积极性得到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千万工程”对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与普及,为广大村民的文化活动提供了便捷的空间场所和网络载体,不仅大大繁荣了乡村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也使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得到了场景化的展示,彰显了在乡村深植文化根脉、促进文化互鉴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对治理有效的提升效应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我国乡村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村庄。目前,很多村庄正在朝着治理有效的善治乡村提档升级。“千万工程”的实施与深化,促进了乡村各类公共事务的发展和城乡要素的流动,也对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实践中,许多乡村有效运用多类型的治理手段,对村集体、村社区进行有效治理,成功探索与实践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乡村治理方式。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使治理更具精准性;引入市场机制,既降低治理成本,又激活相关主体的内生动力;等等。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乡村治理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

  对生活富裕的推进效应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富裕不仅体现在收入上,而且也体现在教育、医疗、文化、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千万工程”推动了乡村产业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明显提高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而且还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多种类型就地就近就业与增收的机会。“千万工程”对促进生活富裕的推进效应,还体现在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同时也显著改善了乡村的公共服务,进而大大缩小了城乡在这些方面的差距。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千万工程”实现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对于每个村集体及其村民均具有共建性、普惠性和共享性的特点,这恰恰是推动共同富裕所追求的目标。

  面向新征程,“千万工程”仍在不断深化。浙江正在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进一步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新路径。

编辑:李文硕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