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3 15:11:46浏览量:137.3万
中国聚焦
这是4月8日拍摄的AIMS主体结构。新华社记者 陈杰 摄 新华社西宁6月3日电题:中国在“世界屋脊”打造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 新华社记者顾玲、白玛央措、陈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邓李才最近多次前往冷湖——一个地处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约2800米的小镇。在距离小镇约70公里的赛什腾山上,由他负责的SONG望远镜项目圆顶安装刚刚通过验收,望远镜本体已于5月31日运抵冷湖,开始安装调试工作。 冷湖镇,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目前,包括SONG望远镜项目在内,共有总投资近20亿元的9个天文望远镜项目,正在这个仅有500余人口的小镇紧张建设。 “这是中国首个采用新型技术建设的望远镜圆顶,利用自然风控制圆顶内温度,这将明显改善望远镜的圆顶视宁度。”邓李才介绍,这个望远镜项目是国家天文台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的中国节点设施,建成后将和其他国家的望远镜一起,对相同观测目标进行全天连续不间断观测,通过星震学方法研究恒星内部结构、探索太阳系外行星系统。 4月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总工程师王东光在AIMS圆顶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杰 摄 世界首台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AIMS望远镜最近也在赛什腾山上取得了新进展,它的核心科学仪器之一——8至10微米红外终端成像系统已在4月中旬运抵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并开始了与望远镜系统的对接和调试工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总工程师王东光介绍,AIMS望远镜将填补国际上没有中红外波段太阳磁场望远镜的空白,揭开太阳在中红外波段的神秘面纱。 光学天文观测台址是稀缺资源,此前世界上大型光学望远镜几乎都集中在西半球,如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美国夏威夷的莫那卡亚峰、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以及南极内陆冰穹地区,整个东半球曾是巨大的空白地带。 青海冷湖赛什腾山距离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约1000公里,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常年寒冷多风,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具备了成为优秀天文台址的基本条件。 冷湖天文观测台址的选址和勘测工作正式开始于2018年1月。连续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该台址的视宁度中值为0.75角秒,与国际最佳台址同期数据大致相同。此外,该台址在“可沉降水汽”这一指标上也表现优越。 邓李才科研团队发现,青海冷湖地区的光学观测条件可比肩国际一流大型天文台,是光学天文发展的宝贵资源。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于2021年8月发布了这一科研进展。 专家认为,天文观测常常需要时域、空域的接力观测,冷湖天文台址也是国际光学天文发展的宝贵资源。 “大家在同一个地球上看同一片天空,所以任何天文项目,它一定不是孤立的。”邓李才认为,冷湖天文观测台址的发现,为世界各国进一步加深国际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正在建设的清华大学6.5米宽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项目是目前入驻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口径最大的望远镜项目。清华大学天文系副教授蔡峥介绍,这个望远镜将与国际上已建成的数个大规模测光(拍照片)巡天望远镜进行互补协同。 “SONG望远镜项目可以说是国际合作的典范,目前涉及约20个国家。”邓李才告诉记者,SONG望远镜项目是国家天文台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的中国节点设施,将在地球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不同经度区间,各选4个观测站,每个观测站建设一台高技术光学望远镜,组成全球联网观测系统。 “冷湖不冷,未来可期。”邓李才认为,随着更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进一步测试的开展,冷湖有望成为国际光学天文研究的重要基地,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作出贡献。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