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奋进的春天】唐山全力构建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

2023-02-25 16:08:08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奋进的春天】唐山全力构建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刘庄子)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该局先后与北京市教委签署《北京—唐山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框架协议》,与北京朝阳区教委签署《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我市与北京合作的学校有435所,通过建立高校研究院、实质合作办学、教学合作交流、共享数字资源、教师培训研修等多种形式,形成教育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基础教育扩容提质

多年来,我市中小学主动对接京津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联合办学、联盟校、资源共享、师生交流等形式,签署合作协议367个,并形成了一批协同合作典型案例。

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已建成融小学、初中、高中和国际部的十二年全日制公办学校,实现与北京景山学校同质化教学,成为唐山市基础教育名校之一。由开平区、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唐山东方教育集团联合打造的唐山实验学校,借助北京实验学校的教育资源,树立区域教育品牌,得到群众广泛认可。路北区唐山博杰学校隶属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现与北京总部管理一致,活动同步,资源共享,教学设施达到国内小学领先水平,满足了我市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多样化需求。2022年建成的曹妃甸区实验学校,已成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曹妃甸)共建学校”,聘请首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管理团队代管,引进先进教育理念、管理经验,致力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基础教育名校。

教师队伍方面,市教育局持续选派优秀校长、学科名师、骨干教师到京津等地挂职交流和跟岗培训。2022年,我市先后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景山学校、北京实验学校沟通对接,首批接收我市125名教师、35名校长赴京跟岗培训。今年,全市每个县(市、区)将选派校长挂职不少于5%(约150人),选派教师不少于专任教师的2%(约2000人)到北京名校进行跟岗培训。

“以前孩子们本分有余,灵动不足,现在的精气神儿明显不一样了。”王先生是唐山博杰学校一名学生家长,他说,学校的活动十分丰富,教育资源也和北京同步,孩子们的精神、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在变得越来越好。

据了解,唐山博杰学校全面秉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双主体育人”办学思想,强调“教师爱学生”这一根本教育原则,“以爱育爱”“以学论教”的核心理念和“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实施路径,成功构建并实施博杰特色的“N.S.R”教育理念,在教育文化领域培育懂中国、看世界、向未来的人才。

书写高等教育唐山样本

高等教育方面,我市充分发挥北交大、北理工、西南交大唐山研究院的科研引领和服务产业作用。据悉,北交大唐山研究院已进驻国家级、省级实验室23个,重点面向我市大数据安全、锂电池、轨道交通新材料等产业,获批省级科研项目7个;北理工唐山研究院已建成先进材料、智能制造、运载领域先进复合材料、大数据安全等12个创新研究中心、14个实验室;西南交大唐山研究院已规划建设6个科研平台和4个研究生实践基地,与唐山百川智能机器等联合成立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孵化科研项目11项。此外,2019年,唐山学院与首都经贸大学共建电商学院,面向曹妃甸跨境电商试验区提供专业人才,目前在校生已达2300人。

2021年5月14日,5G++教育中心在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揭牌。据介绍,北理工唐山研究院建设之初,就积极服务唐山市传统产业升级转型、5G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建设成为立足京津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为目标,积极与唐山市企业合作交流。

激活职业教育新引擎

通过引进京津职教品牌,我市与京津职业院校和名企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培养和共建实训基地,为北京输送优秀技能型人才,借力提高唐山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据悉,总投资45亿元的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2016年投用,总建筑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先后设立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唐山实验中等专业学校3所学校,目前在校师生规模达到3万人。市教育局履行与天津职业大学、北京市朝阳区教委战略合作协议,我市15所职业院校先后与北京电气工程学校、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等29所北京优质职业学校签订合作办学或联合培养协议,推进资源共享、教师互派、学生互学。


编辑:和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