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部、全国妇联、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革除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遏制歪风邪气,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赋予了乡村振兴更大的空间与期待。
走进石家庄市鹿泉区大河镇曲寨村,“争创文明村镇 争做文明家庭 争当文明村民”的宣传标语令人耳目一新。听村民们说,自从有了“村规民约”,村里的变化还真不小。比如,清明祭祖烧纸钱的少了,送花的多了;街道花园很少有踩踏、毁坏花草树木的现象了;红白喜事不再大操大办了;老年人自发组织起合唱团了……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这个国家、省、市三级“文明村”,以“村规民约”制度建设为引领,走出了一条从“选择性遵守”变为“强制性约束”再到“全民性参与”的移风易俗之路,文明实践之花正开遍希望的田野。少了争吵、多了帮助,少了矛盾、多了和谐,少了抵触、多了参与,这就是乡村文明新气象,这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劲活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铸魂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身边的先进典型看齐,自愿当文明人、做文明事、建文明村,移风易俗还需久久为功。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