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正在“旋转跳跃”的大鸟,
就是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大鸨。
每年秋末冬初,
你就可以在白洋淀看到我的身影啦!
截至2021年11月,安新县自然资源局白洋淀湿地管理中心
已经连续16年为我拍下“美照”了。
提到鸟,大家都会想到轻盈、灵活这样的词,
但我,就是这么与众不同,
“大鸨”(大宝)这名字听起来很接地气,
实际也很符合我的气质:
我是大型地栖鸟类,
世界上最重的飞鸟之一。
我不仅能飞,还能跑。
有人说,我跑起来像鸵鸟,
其实,我和“鹤”才是近亲。
我们的身体密布着斑驳的黑色细斑纹,
雄鸟体重能达到雌鸟的2-3倍,
因此我们也是雌雄体重差距最大的飞鸟。
我们喜欢栖息于广阔的草原和农田草地,
喜欢成群出现,但我们话不多。
“快走快走,去白洋淀啦!”
说到我和白洋淀的渊源,那可就久远了。
早在1902年,白洋淀流域就有我们的越冬记录了。
近几年,我们对这个越冬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那可是双重认可。
白洋淀“硬件”条件优越,地理气候环境稳定;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爱鸟、护鸟,
听说,为了保护野生鸟类,这里的举措力度空前,
还自发成立了很多协会和团体守护我们。
我们的大体型,意味着更容易被人类发现。
但在这里的生活,既舒适又安全,
栖息环境越来越好,真的让鸟很安心。
“大鸨”,年年见!
2021年11月,
多达38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大鸨来白洋淀越冬,
安新县自然资源局白洋淀湿地管理中心已连续16年观测到大鸨。
伴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
白洋淀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
相关的各项保护举措得以落实,
野生鸟类的栖息环境越来越好。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