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丨廊坊:推动协同创新走在全省前列

2022-07-27 14:37:50  来源:河北日报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祝雪娟 张伟)“我们公司是2022年初从北京搬迁到这里的,但是在北京仍然保留了研发和设计团队。两个全新开发的新设备肉糜分份机和汉堡成型机已经生产出样机,并进入试用验证阶段,有望今年底在廊坊生产基地实现量产。”7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廊坊市安次区龙河高新区的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弗兰德马多(北京)食品机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总监韩晓军正在车间查看生产进度,他说:“弗兰德马多公司是一家有着六十年历史的德国企业,是肉类生鲜加工自动化行业的世界知名品牌。我们的产品严格按照德国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处于行业领先。”

  弗兰德马多公司生产车间。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祝雪娟 摄

  在该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焊接、打磨、喷砂等每道工序都在开足马力,赶制订单。全自动气力回收式喷砂房里,工人正“全副武装”进行喷砂作业,韩晓军说:“喷砂工艺采用德国先进的混砂配方,可在不锈钢表面形成均匀、细密的麻面,避免油污附着,便于设备清洗,提高设备卫生等级。同时,处理过的表面可极大降低设备表面的反光度,保护工人视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像弗兰德马多公司一样在廊坊生根发芽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廊坊市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全力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围绕“1+5”主导产业和“7+6”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夯实科技成果承接平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全面提升高端高新成果转化承载能力,全力打造京津协同创新高地。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该市已吸纳京津科技成果3000余项。

  位于廊坊市安次区龙河高新区的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

  近年来,龙河高新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国企央企外迁转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目前已成功引进中建、中节能投资建设产业项目,引入中国金茂联合运营龙河高新区的开发建设,弗兰德马多、合众建材等多家高新型科技型在京企业外迁龙河发展建厂。

  廊坊市安次区龙河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临利告诉记者,龙河高新区聚焦“京津研发、廊坊孵化”,依托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国际合作创新基地等平台,加强与京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发合作,全方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下一步,将依托科技成果孵化园、慧谷梦工场、星火孵化基地等双创平台,促进信息互通共享,在技术市场创新发展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高新型、科技型企业成长为“瞪羚羊”“独角兽”和“头部领军企业”。全年计划成功争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10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8家,研发投入2.2亿元。

  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中的智能制造中心。

  2021年以来,廊坊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聚焦提升区域创新、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能力,抓园区、筑平台、强主体、引人才、上项目、优环境,创新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我们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协同创新承载力。”廊坊市科技局科技平台与合作科科长田德利说,重点通过科技园区平台、科技研发平台、科技孵化平台等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承载能力。

  截至目前,廊坊市现有国家级高新区1家、省级高新区5家,总量居全省第一。同时,该市还拥有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类研发平台926家,成果转化约1.5万项,其中京津科技成果占比超过30%,成为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中的工业设计研究中心。

  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廊坊市加快推进北三县与北京市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组织召开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与北三县科技创新对接会”,举办了“科技促进香河智慧家居产业引领与提升对接交流会”“科技成果直通车(北三县站)”等多场对接交流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下一步,廊坊市将充分利用毗邻京津的优势,继续深耕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持续激发科技型企业创新活力,加速京津高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完善京津研发、廊坊转化的创新体系,努力把京津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廊坊的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奋力推动协同创新走在全省前列。

编辑:魏琪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