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京冀段)游船互联互通今天试航,虽未躬逢其盛,但由衷欢喜。
陈汉元先生在纪录片《话说运河》里曾有这样的譬喻:“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
写得真好。
当时自己还小,听后入迷,忍不住拿出摘抄本来狂记,觉得自己真是生在了一个诗意的国度。
说起来作为河北人足够幸运。
阳刚的一撇——长城的精华地段如金山岭就在河北,更不消说还有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和老龙头了;
阴柔的一捺——大运河更曾在这片土地上流淌多年,不知滋润过多少代人、不知惠及了多少百姓的生计,亦不知曾撩动多少文人骚客的情怀。
“人”字的起笔处,皆在环抱京津的河北,让人想不自豪也难。
既是“运河”,自是为了“运”。最主要的,是为了给京师运粮。
老北京的城门讲究是“内九外七皇城四”,内九中的朝阳门,又称“粮门”,以前的朝阳门的大门门洞顶部刻着的就是一把谷穗。
刻的是谷穗,说明运来的多是南方的粮米。
数千里外远来的米,吃到北京人口里,不知能不能尝出烟雨江南无言的浸润、北上路程中两岸微风的熏染,品不品得出船工摇橹的艰辛,纤夫号子的余响……
如今,昔日的帝王将相都已成历史云烟,陆路交通、空中运输的极大便利,让古运河早已无复昔日的繁盛。
但这阴柔的一捺,依然是中华的气血、传导着国人的温情。
水,利万物而不争。
一座山有了水,便多了几许灵动;一座城有了水,眉目如画的笑靥上就平添了一抹胭脂红。
运河(京冀段)的开通,让千年航道华丽转身、焕发了新生。
运河的功能变了:以前运粮是吃饭生存的需要,如今的畅游是幸福生活的选项。
坐船而行,清风拂面,观河湾鹭影、到半岛寻芳;十里烟柳莺啼燕舞、古渡平湖碧波荡漾……
北京和河北,早就因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血脉相通、文脉相连的共同体,运河的开通、游船的互联试航,无疑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实践中又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这一条条游船,乃是幸福之舟。
春风骀荡,扬起的恰是未来之帆。
我们相信,这只是一个开端。
如椽巨笔已然润好,中华大地上这一撇一捺的“人”字,必将让世界更加惊艳。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