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热土之上的曹妃甸——勇担使命,向海图强

2022-06-15 14:27:40  来源:曹妃甸发布

  提起曹妃甸

  你会想到什么?

  几十年前的曹妃甸,还是一个不足4公里的带状沙岛,如今的曹妃甸已然成为渤海湾一颗璀璨明珠。

  如今的曹妃甸离不开几辈人的辛勤劳作、忘我付出,离不开无数人的坚守与奋斗。

  热土之上必有勇者,有这样一群曹妃甸人,不怕苦、不怕累,用一腔热血与无私坚守创造出曹妃甸奇迹。

  从渤海沿岸的盐碱荒滩到全省第一的国营农场、从泥泞难行蚊虫丛生到柏油路和水泥路路网密布,曹妃甸人只用了60年的时间。

  他们忍受着“蚊子、小咬、泥粘脚”的恶劣环境,奔波在田间地头试验调查。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用热血与青春在这片田地上艰苦砥砺创造着奇迹,用坚持与奉献实现了这片土地的蜕变。

  曹妃甸如今的发展,离不开这样一群曹妃甸人,前者劈山开路用信仰去实现“不可能之事”,后者接棒传承跑出曹妃甸加速度。

  10年前,曹妃甸还是一个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不足4平方公里的带状沙岛。王敏和同事们用1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矿石码头、通岛公路和供电工程、散货码头等多个项目建设,实现了两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的建成通航,创造了“曹妃甸速度”。

  10年后,在这个被誉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一群90后接过前辈的重担,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坚守,扛住寂寞,守住信念。

  老一辈砥砺前行,年轻一辈传承守护,一代代人,在这个白纸一般的小岛上绘制出一张张美丽的图景,用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

  蔚蓝的大海治愈又纯粹,靠海的曹妃甸便孕育出了一群真诚温暖、有担当的曹妃甸人。

  自掏腰包,扶贫助残捐钱捐物的孙东旺

  身残志坚,用拼搏为青春喝彩的张超

  诚信为商,拾金不昧的好老板王东

  敢于担当,勇救两位姑娘于火灾的孙会臣

  不离不弃,用坚守诠释孝道大爱的张春荣

  ……

  最让人为之动容的还是那位以身殉职的人民公仆——汤宝俊。

  在16年的从警生涯中,汤宝俊始终战斗在基层派出所和刑侦一线,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被称为破案能手、追逃先锋、反诈专家。

  16年来,汤宝俊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1600多件。用润物细无声地付出和全心全意地奉献,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他用生命捍卫正义,用忠诚践行初心。

  有这么一群人,在曹妃甸还是一个渔民避风的小沙岛的时候,挥别自己熟悉的故土,踏上了充满了未知的旅程。

  面对一片荒芜,他们深知肩上负担着这片土地的未来。他们克服了它曾经的一片荒芜,用自己的双手和青春忘我地在这个小岛上,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历史赞歌。

  从第一条18公里通港公路贯通、第一条跨海线路并网送电、5万吨级矿石码头建设完工,到京唐曹动车成功开通、唐山港与天津港共用航道锚地、北京景山学校在曹妃甸创建分校、北京安贞医院……

  他们见证了历史,更创造了历史。

  正是这些普通却不平凡的的曹妃甸人,造就了现如今蓬勃发展的曹妃甸。

  这里有海,有岛,有湖,有河,有花海,有鸟鸣,有稻田,有风车……

  有现代化的工业建设,有川流不息的繁华街头、有热情好客的曹妃甸人、有无私奉献,舍己为公的建设者……

  他们是美丽画卷上每一处风景,是曹妃甸发展历史上每一处记忆。

  这里是曹妃甸——几十万曹妃甸人梦想起航并且为之奋斗的地方。

编辑:魏琪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