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让马兰花儿永久绽放在太行山上

2022-05-30 22:01:32  来源:保定晚报

孩子们在认真上课。

孩子们看到保定日报的报道,高兴地寻找自己的名字。

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正在排练,为音乐节做准备。                        本版图片 张保林 云娟 高欣悦 摄

孩子们在音乐城堡前献花,缅怀邓小岚老师。

  □保定晚报记者 邸志永 刘寒凝 李忻遥

  5月入夏的马兰,处处被绿意包裹。山间的各色花儿缤纷绚烂,点缀在群山之间。

  铁贯山脚,洁白的月亮舞台已经通水,与漫山遍野的绿一同倒映水中,静静等待7月份的音乐节到来。

  今年2月4日至2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办。其间,由阜平县44名山里娃组成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在开闭幕式两度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颂》,引来全球瞩目,无数国人赞叹。

  一曲成名天下知,未来的马兰花儿合唱团何去何从?如何继承邓小岚“红色传承 音乐筑梦”的精神文明探索?如何让马兰花儿永久绽放在太行山上?

  阜平在思考,更在行动。

  “一般情况下,童声合唱团最适合的是二年级至四年级的孩子,再大一些可能就要进入变声期,不适合童声合唱团了。”专业从事音乐教育30年,阜平中学音乐教师苏志艳,参与了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从集训到成名的全过程。

  正是见证了邓小岚老师音乐筑梦的不懈追求,见证了孩子们梦想成真的奋斗过程,苏志艳更加渴望,这样一支儿童合唱团,能以更加长久、更加稳定的方式保留下去。

  对此,城南庄夏庄学区中心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刘凯称,目前学区正在培育5个小的合唱团,开始了后续梯队的培养。

  “都是从一二年级的孩子中挑选,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人数少的有10多个孩子,多的有40多人,从音乐基础、识谱能力、发声练习等多个方面进行培训。”刘凯称,将来优秀的孩子会被选拔进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

  随着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故事发酵,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对脱贫地区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在阜平很多学校里,通过组织孩子们做手抄报、写作文、讲故事、课堂讨论等活动,“只要努力奋斗,梦想就能成真”的理念,已深深扎根在很多孩子心中。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城南庄夏庄学区的音乐筑梦,只是阜平县致力于马兰花儿永久绽放在太行山上的一个缩影。

  5月24日,在王林口北果园学区,举办了第一届儿童艺术展演。32支队伍代表着学区的中学、小学、幼儿园参加竞演,最终6支代表队脱颖而出,准备参加6月20日县艺术节汇演。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在阜平县13个乡镇8个学区众多中小学幼儿园中,音乐筑梦的萌芽正在飞快地破土而出,加速生长。

  “每个学区选拔出6支优秀队伍,参加全县的第一届艺术展演。然后我们从中再选拔出优秀队伍,参加7月18日的马兰儿童音乐节演出,向全国展现阜平对精神文明的探索。”阜平县教育局副局长王金山称,目前,音乐节正在紧张筹备中。

  加强梯队建设同时,继承邓小岚“红色传承,音乐筑梦的精神文明”探索,也在全县铺展。

  “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定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毅力,初心不改坚韧追梦的耐力……”王金山称,全县正以邓小岚老师的精神为引领,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在“双减”大环境下,推动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阜平县170多名音乐教师,成立了两支教师队伍合唱团,每周固定进行一次教学技能培训,组织和排练能力得到极大加强,队伍的“造血”能力得以提升。

  内部“造血”同时,外来的“补血”也在为马兰花儿永久绽放在太行山上贡献力量。

  短短几个月,将一群没多少音乐基础的孩子们送上冬奥舞台,离不开4名保定学院音乐教师的鼎力支持。而今,对阜平艺术教育更大的支持也已经在3月7日启动。

  当天,保定学院音乐舞蹈学院2018级50名学生正式出发奔赴阜平。他们将分别到当地16所中小学实习,通过“大手拉小手”助力阜平艺术教育事业发展。

  “他们一般三个人一组,涵盖声乐、器乐和舞蹈,都能直接上手为合唱团排练。”王金山称,随着保定学院学子们的“补血”,阜平的艺术教育实力大大加强,为高质量的艺术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在北京冬奥会献歌后,作为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一员,四年级的王语佳从大岸底小学来到阜平八一学校,每天傍晚5点30到6点50,都要进行音乐培训。这对打小喜欢唱歌的她来说,生活的颜色缤纷起来。

  “以前上了四年学,音乐课一共上了才不到5节课,现在天天能唱歌,学习再也不是只有语数外了。”王语佳说,学校里还有绘画、舞蹈、书法、体操等社团,丰富着学生们的生活。

  孩子们蜕变的不只是生活,还有梦想。

  同样作为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一员,经历过贫困生活、母亲因病去世的席庆茹,曾经梦想在邓小岚老师的帮助下,长大后成为一名歌手,能够赚更多的钱。而今,随着邓小岚老师的离世,她的梦想已经蜕变为“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像邓老师一样,让更多山里的孩子爱上音乐”。

  管中窥豹,在“双减”的大环境下,作为脱贫地区的阜平,基础教育生态正在发生重构,城乡教育差距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缩小。而愈发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才是马兰花儿永久绽放在太行山上的根本保障。

编辑:田利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