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评论员:向北
今天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一个关乎人类生存的重要节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警醒世人珍爱这蓝色星球。因为——这世界只有一个地球。
今年世界地球日,国际主题是“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我国的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同的主题,传递出同样的内涵: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日,有几则新闻温暖人心,仿佛就是提前送给世界地球日的礼物:
4月18日,我国首个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承载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任,将成为拯救万千物种免于灭绝的诺亚方舟。
4月19日,一头长19米重70吨的抹香鲸在浙江象山石浦附近海域搁浅。经过公安和渔业执法部门的努力,这头海上巨无霸终于摆脱困境,游向大海深处。长达21个小时的“逆时营救”直播吸引了超千万网友关注。不少人感动得“泪流满面”,纷纷称赞是爱心创造了奇迹。
4月20日,生态环境部通报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变化最明显的是,河北省各城市退出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最差前十榜单。1月至3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3.5%,同比上升7.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63微克,同比下降3.1%。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着说不尽的动人故事。“云南大象旅行团”完成了历时17个月的奇幻之旅,返回西双版纳栖息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北京冬奥会期间,以大熊猫为原型创作的吉祥物“冰墩墩”让全世界的人们爱不释手,一时间成为“顶流”。塞罕坝林场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生态文明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战略,逐步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指引着我们接续奋斗,不断创造奇迹,谱写新的篇章。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写入党章。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更与每个人的当下和未来休戚相关。世界地球日,绝不是喊喊口号,挥挥标语就罢了。你我同住地球村,敬畏动物,敬畏植物,敬畏土地,珍惜水和空气,理所应当成为我们的日常。
别忘了,在这浩瀚宇宙,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绝无仅有!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