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这是他第六次出席这一论坛年会,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连续第二年出席。面对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未来之问”,习主席在这次演讲中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六次主旨演讲 五次以“未来”为题
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刚刚踏访海南,展开今年以来第三次国内考察。4月21日上午,他又与新老朋友再次在“云端”相聚,共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外,生机勃勃。(总台央视记者魏子钧拍摄)
这是习近平第六次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他首次出席论坛年会开幕式,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
此后的2013年、2015年、2018年、2021年和今年,习近平都以国家主席身份出席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4月21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这是他第六次出席这一论坛年会,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连续第二年出席。面对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未来之问”,习主席在这次演讲中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六次主旨演讲 五次以“未来”为题
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刚刚踏访海南,展开今年以来第三次国内考察。4月21日上午,他又与新老朋友再次在“云端”相聚,共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开始前的会场。(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今年论坛年会的主题是“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习主席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如何回答“未来之问”,在国内外广受关注。在《时政新闻眼》看来,这篇重要讲话至少在四个层面传递了重要信息。
△多国国旗飘扬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外。(总台记者许云拍摄)
信心:“安危不贰其志 险易不革其心”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一幕幕向我们展开。眼下的国际局势可以用“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来形容。
在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这样分析多重挑战:“人类还未走出世纪疫情阴霾,又面临新的传统安全风险;全球经济复苏仍脆弱乏力,又叠加发展鸿沟加剧的矛盾;气候变化等治理赤字尚未填补,数字治理等新课题又摆在我们面前。”
而对于中国而言,今年3月以来,超出预期的疫情“倒春寒”和乌克兰局势复杂演变,对经济稳定恢复形成冲击,市场预期出现较大波动。
面对这种局势,应该怎么看?
从历史视角来看,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习主席在主旨演讲中说:“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
从哲学视角来看,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习主席说:“矛盾并不可怕,正是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
△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后,现场响起掌声。(总台央视记者胡玮拍摄)
特殊时期,信心比黄金更为珍贵。习主席指出,“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
关键时刻,中国为世界注入信心。习主席表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他重申:“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
安全:“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
去年9月,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在这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主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是中方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
提出这一倡议,既是长期的思考,也是当下的需要。
2015年3月28日,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就强调:“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
眼下愈演愈烈的乌克兰危机,归根到底是源于欧洲安全失衡。20天前,习主席在会见欧盟领导人时指出,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在于欧洲长期积累的地区安全矛盾,治本之策是照顾有关各方的合理安全关切。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现场。(总台央视记者凌枫拍摄)
在7年前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主席就强调,“每一个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障”“要通盘考虑亚洲安全问题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状况”“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这些主张不只适用于亚洲安全问题,而且放之四海而皆准。
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主张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习主席此次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更是着眼于促进世界安危与共,推动构建与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安全共同体。
开放:“我们要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今年4月10日至13日,就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行前不久,习近平专程赴海南考察,要求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在这次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优化外资促进服务,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从扎实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全面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到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习主席再次传递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鲜明信号。
△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以视频方式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无论是海南考察,还是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总是能听到时代的潮声。
四年前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习主席说:“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时至今日,这依然是发展之圭臬。
△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以视频方式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今年1月17日,习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坚定表示,“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在这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主席再次强调,“我们要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
△2022年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新闻中心,多国记者已入驻工作。(总台记者许云拍摄)
襟怀:“大国尤其要作出表率”
习近平主席在这次主旨演讲中打了两个比喻。
一是以“大船”为喻。“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
二是以“机器”为喻。“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拆掉一个零部件就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被拆的人会受损,拆的人也会受损。”
企图“扔”、主张“拆”的是谁?明眼人应该一看就懂。
△2022年4月21日下午,“数字经济:向阳而生”分论坛在博鳌举办。(总台记者许云拍摄)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习主席曾指出,应该“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在2015年年会上,他再次指出,“反对为一己之私搞乱地区形势”。
在今年的年会上,他强调,“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域内域外,都应该为亚洲添彩而不添乱”“大国尤其要作出表率,带头讲平等、讲合作、讲诚信、讲法治,展现大国的样子”。
什么是大国该有的样子?在去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已经作答:“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
冲出迷雾,走向光明。从传递信心、提出倡议,到宣示开放、辨析襟怀,源自中国博鳌的声音,值得全世界认真倾听。
监制丨申勇
主笔丨龚雪辉 郁振一
记者丨胡玮 张宇 凌枫 魏子钧
视觉丨陈括 张晶 齐欢
编辑丨刘冲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