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从出征到凯旋,河北科技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保驾护航!

2022-04-17 16:42:50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领命出征 前方星光闪耀

  载誉归来 身后星河璀璨

  从2021年10月 16日

  到2022年4月16日

  183天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

  不仅刷新了中国航天员

  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记录

  也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新高度

  而在这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中

  从出征到凯旋

  这些河北科技元素

  为神舟十三号飞船保驾护航

  启程     中国特种玻璃护航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

  2021年10月,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对接。由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特种玻璃,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披上“护身铠甲”。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太阳能电池阵外表面,覆盖着星箭公司研制生产的近2万片高强度抗辐照玻璃盖片。每一片玻璃盖片拿在手中轻如蝉翼,主要应用在航天器太阳能电池阵外表面,历时一年多研制成功。当太阳能电池阵受到太空有害离子撞击时,起到保护作用。截至目前,这里已累计为中国航天飞行器配套了近700万片特种玻璃产品。

  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总经理卢奕霖:

  人这辈子干什么都是干,为什么不干点有意义的事。能给咱们国家顶级的航天型号做配套,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很神圣。

  凯旋

  测控通信系统为航天员系上“保险绳”

  在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过程中,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54所)测控通信系统全程护航这段万众瞩目的回家之路。

  网络通信研究院技术人员进行现场保障

  车载机动测控设备:牵紧测控风筝线

  飞船返回时减速变轨,轨道降低,进入返回轨道。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飞船进入再入大气层阶段,直至着陆。返回过程中,需要依靠测控系统完成遥测、外测来接收和发送指令,观测分析飞行器位置、速度、飞行姿态。

  网络通信研究院最新研制的首套某车载机动测控设备便承担着神舟十三号飞船上升段、返回段和飞船进入轨道运行段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测控任务,同时具有完成地面人员与航天员之间的话音、图像等信息传输功能,保障地面人员与航天员、航天器间的通信链路。

  技术人员调试便携站

  此次是该车载机动测控设备继成功保障神舟十二号发射返回任务后的第二次出征,设备由天线车、设备车两车一站配置,可机动部署执行测控任务。该设备使用了自动翻转折叠天线,采用了数字化、集成化的先进技术,可适应各任务阶段要求。

  相比于发射任务,本次任务目标信号动态更高,对设备的跟踪精度和稳定性要求也更高。对此,项目组对设备进行了完整测试,确认设备开启,设备检查、校零、校相等各项功能指标,保证任务万无一失。

  卫星通信固定站、车载站、便携站:搜索回收通信“利器”

  网络通信研究院研制的卫星通信系统为各中心、测控站提供了可靠的传输手段,完成指挥信息、测控数据及各类图像的传输任务,为载人航天系统指挥决策提供支持。

  在此次返回任务中,该院研制的卫星通信固定站、2.4米静中通车载站、0.9米动中通车载站、便携站、机载站等装备承担着搜索回收地面分队、空中分队的通信保障任务。

  车载站

  为了适应神舟系列飞船任务对通信系统的要求,网络通信研究院在东风发射场新建了多套固定站、车载站和便携站,对卫星通信设备硬件及软件进行了升级改造。在新建和升级后的系统中,该院自主研制生产的大功率功放和高速调制解调器全面代替进口设备,升级后的系统采用高阶调制、高效编码等技术,大大提升了卫星通信传输能力,系统传输容量提升5至10倍,满足载人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数据传输的要求。

  由网络通信研究院研制的执行返回舱搜索任务的两套便携站也是成功保障神舟十二号返回任务后第二次正式参加搜索回收任务;而机载站的“履历”则更加丰富,除了圆满执行神舟系列任务外,还曾护航嫦娥五号返回。

  为了保证任务万无一失,网络通信研究院派出多名经验丰富的精兵强将,奔赴返回场区,确保设备状态良好、稳定可靠,保障神舟十三号返回任务。

  遨游浩瀚 逐梦九天

  探索未知 延续奇迹

  我们的征途是

  星辰大海!

  为中国航天点赞!

  为河北科技点赞!

  编辑:薛晓岩 苏红岩

  编审:郭育卿

  监制:谷霄燕

  综合自:新华社、冀云客户端、河北广播电视台

编辑:王婷婷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