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中国北方湿地迎来更多春归候鸟

2022-04-01 16:05:34  来源:新华社

  3月30日,成群天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川平原上飞翔。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31日电(记者赵泽辉)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宝冷水库,鸟类摄影爱好者马占军和伙伴们来到河边,给候鸟们带来玉米、蔬菜等食物。

  “去年11月,我们在拍摄候鸟南迁时偶然发现一只虚弱的小天鹅。当时它已经不能飞了。”马占军说,这只掉队的小天鹅在爱鸟人士帮助下,挺过了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低温。目前,一批北归候鸟已抵达赤峰市,这只小天鹅也羽翼丰满,顺利“归队”。

  在内蒙古其他河湖湿地地区,随着气温回升,大批候鸟前来觅食休憩。

  位于巴彦淖尔市的乌梁素海,迎来了疣鼻天鹅、赤麻鸭、白骨顶、灰雁、白鹭、苍鹭等候鸟。位于乌兰察布市的岱海,迎来了大批斑嘴鸭、赤麻鸭等过境候鸟。而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黄河湿地,天鹅、赤麻鸭等鸟类在此栖息。

  据达拉特旗林业和草原局观测,近年来当地迁徙的候鸟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加,最多时能达到4万只左右,种类包括大天鹅、小天鹅、鸿雁和野鸭等10余种。

  为使候鸟安全过境,除了像马占军这样的民间爱鸟人士的援助外,内蒙古各级林业和草原部门以及公安部门等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候鸟。他们活跃在候鸟迁徙通道、集群区域等重点地区,开展巡护、排查和宣传工作,还成立救助站,及时救助受伤、生病的候鸟。

  亚欧大陆候鸟迁徙路线有3条过境内蒙古,当地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候鸟生存。近年来,内蒙古不断加大对包括黄河、乌梁素海、岱海等在内的重点河湖流域的治理力度。河湖周边湿地生态不断恢复,为过境候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2021年,内蒙古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将全面实施黄河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内蒙古一方面在黄河重点生态区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增加林草盖度,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域;另一方面,加强沿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推进退耕还湿工作,科学修复生态湿地。

  这是3月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海流水库拍摄的候鸟。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乌梁素海是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是欧亚大陆鸟类迁徙的主要通道。20世纪90年代起,乌梁素海水质急转直下。2008年,内蒙古启动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工程,建设10个大型污水处理厂,净化生活和生产污水;兴建网格水道工程,加快水体流动;严控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来减轻外源污染。

  如今,乌梁素海水质稳定在V类,局部区域优于V类,水质总体好转。乌梁素海周边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在此栖息、繁育的鸟类明显增加。预计每年过境鸟类达240多种。

  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岱海,是名列“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北方大湖。近几十年来,自然气候变化和工农业取水使岱海湖面快速萎缩,由20世纪50年代的200平方公里缩减至如今的50平方公里,并伴随水质变差等“病症”。

  2016年,内蒙古全面启动岱海治理工程,其中面源污染治理是重要一环。除了对村庄生活污水和畜禽粪污进行集中处理外,岱海流域15万亩耕地禁施化肥、推广有机肥。

  凉城县麦胡图镇麦胜一村农民胡明旺家距离岱海4公里。以前胡明旺种地,每亩地需要施400元的化肥和农药,虽然收成可观,但种地成本高,还污染土地和不远处的岱海。

  胡明旺说:“现在我每亩地施200元的有机肥,还有政府补贴。虽然产量下降,但是单价高了。”据了解,岱海流域停用化肥之后,虽然亩产减少60%,但农民每亩平均收入较之前提升12%。

  随着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恢复,岱海湖面缩减趋势放缓。由2005年至2015年间年均缩减2.44平方公里,放缓到2016年至2020年间的年均缩减1.61平方公里。水质恶化趋势初步遏制,湖中的鱼类等增多,为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编辑:魏琪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