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内蒙古:“红果果”成村民致富好帮手

2022-03-31 17:12:21  来源:新华社

  春日时节,内蒙古大地气温回暖。走进包头市昆都仑区乌兰计二村花果飘香农业合作社大棚,绿意盈盈的樱桃树映入眼帘,枝头的樱桃似一盏盏红灯笼吸引眼球。树下,村民张绍民一边观察樱桃长势,一边打理樱桃树。

  在花果飘香农业合作社,张绍民在打理樱桃树。(受访者供图)

  2017年,果树学专业出身的张绍民瞅准市场发展特色农业,开始用承包的50亩土地种植樱桃。选育品种、养护果苗、疏花授粉……他凭借专业知识细心经营。“种樱桃有讲究,果实要好先得让果树吃饱,营养跟得上。”张绍民说。

  张绍民告诉记者,培植樱桃树苗的第一年,他在樱桃大棚里种满毛豆,成熟后便翻到土壤里,让樱桃树苗“饱餐一顿”。以后每年对每棵樱桃树施有机肥200斤,保证树苗获得充足营养。

  养分得到保障,樱桃产量逐年增加。“樱桃第一年产出500多斤,第二年2000多斤,今年预计5000多斤。”张绍民高兴地说,他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今年能达到20余万元。

  在乌兰计二村200多公里外的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讨思浩村,百鲜现代农业园区里一座座大棚排列整齐。棚内,红红的草莓在绿叶衬托下十分显眼,工人王爱云手拿塑料筐挨个采摘,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这是百鲜现代农业园区里种植草莓的大棚。新华社记者李志鹏 摄

  57岁的王爱云是讨思浩村村民,百鲜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后,成为园区的一名工人。“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比以前四处打零工方便多了,收入也稳定了。”王爱云说,上班时间固定,工作得心应手,她很认可这份工作。现在,王爱云一年收入4万多元,“日子有奔头,干劲越来越大。”

  这是百鲜现代农业园区里种植的草莓。新华社记者李志鹏 摄

  乡村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百鲜现代农业园区生产部负责人白二奴介绍,园区有380多座大棚,占地1500多亩,草莓销售市场覆盖北京、广州等地,年产值3000多万元,为讨思浩村村民提供了70多个固定就业岗位。“除了讨思浩村的工人,园区也带动附近村民灵活就业。”白二奴说。

  在百鲜现代农业园区,工人在采摘草莓。新华社记者李志鹏 摄

  樱桃、草莓等特色产业是内蒙古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个缩影。近年来,内蒙古出台相关政策,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挥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方合力,探索创新产业模式,使乡村发展有支撑,村民致富有帮手。(记者李志鹏)

编辑:魏琪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