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新华全媒+ |时空照相馆: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2022-03-30 14:36:03  来源:新华社

  ↑点击上图,见证时空穿越

  荒漠曾经来过,森林还是胜了。

  这两张照片里的是同一片土地,北京往北约400公里的塞罕坝。

  塞罕坝,曾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因开围垦荒、大肆砍树,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树木倒下了,飞鸟走禽不见了。伴随来的,黄沙蔽天,乃至这黄沙飞扬直上,波及北京。

  20世纪60年代初,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国家下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

  这些地方土壤只有几厘米厚,相当于“在青石板上种树”。

  “功勋树”资料照片。

  图中傲然挺立的落叶松,塞罕坝人叫它功勋树,当年,正是在渺无人烟的荒漠深处,人们与它相遇,坚定了塞罕坝能种树、而且能种出一片大森林的信念。

  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年建场。一个甲子的光阴过去了,曾经的荒原沙地,蜕变成一片绿色的海洋,成了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塞罕坝不仅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林场建设者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

  想一百种赞美的话,都不如这绿色的森林来得直白。

  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望海楼(2021年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而今又是一个春天。春天流下的每一滴奋斗汗水,都会在后面的某一天,换来收获满满。

编辑:魏琪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