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思政实践】上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

2022-03-30 07:19:09  来源:人民论坛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力军。高校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守住主阵地,建强主力军,建构“有意义”“有意思”“有保障”并重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注“有意义”的价值,聚焦“有意思”的体验,建强“有保障”的教师队伍,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师的一堂堂“思政大课”中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升华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爱国主义规范,促进爱国主义行为。

  坚持内容为王,建构“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

  “有意义”体现了教学内容的价值性。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价值性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法则。思政课体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主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讲清楚”的要求,深刻阐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命脉,蕴含着深厚的历史逻辑;深刻阐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蕴含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尤其是要讲好新时代中国伟大成就故事,深刻阐明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创造伟大成就的内在逻辑和制度优势,使当代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做到爱国与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

  坚持创新为要,建构“有意思”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

  “有意思”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处于青年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感、获得信息渠道广源而多样,停留于纸面理论的肤浅说教难以触及学生心灵,难以引发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共情。建构“有意思”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扎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学形式等的改革创新,让枯燥的理论教育变成生动的思政课堂,让“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变得更加“有意思”,使大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学思践悟爱国主义。当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主动建好用好“三微一端”(即微信、微视、微博及客户端)等新媒体教学新平台,同时加强对新媒体的管控、净化和舆论引导,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把牢爱国主义主方向,使新媒体成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手段,潜移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大学生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用大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

  坚持队伍为本,建构“有保障”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

  思政课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力军和根本保障。构建“有意义”和“有意思”并重的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有力保障。据3月1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截止2021年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队伍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下一步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点要求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从严从紧落实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坚持“政治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诚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多层次、全覆盖的全员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而且是包括所有管理者、任课教师、后勤人员即全体教职员工的职责和任务。高校党委要加强党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全面领导,强化主体意识,履行主体责任,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全体教职员工要勇于担当爱国主义教育之责任,共同营造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作者: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学团工作部、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新亮)

编辑:高晶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