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春润雄安② | 织路成网,畅通未来之城

2022-03-28 19:40:56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千年大计 交通先行

  雄安新区设立五年来

  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

  建设发展日新月异

  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

  打造绿色交通体系

  正在逐步从蓝图走向现实

  打造便捷交通

  京津1小时通达

  京雄城际铁路已全线开通,雄安站每日开行列车32趟,50分钟可抵达北京;从容城的白洋淀站出发,每天大概有25趟高铁开往天津,耗时最短的只需42分钟。

  京雄城际铁路的开通,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网结构,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对提高新区对全国的辐射能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横三纵"高速公路网成形

  2021年5月底,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重点建设项目京雄高速、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容易线、安大线同期建成通车。这标志着,连同既有的京港澳、大广、荣乌、津石4条高速,包含“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网格化普通干线公路网的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形成。

  内部骨干网加速建设

  近日,随着重170余吨长度37米的预制箱梁平稳落在N9路跨分洪道特大桥桥墩上,标志着该建设项目由下部结构施工进入到架梁施工阶段。该项目是雄安新区内部骨干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引领雄东发展的重任。

  雄安新区外围交通环线全长约90公里,目前已实现雄安郊野公园、容城组团、昝岗组团、雄县组团、起步区、容西片区连通。内环线全长约52公里,目前已实现启动区、起步区、雄县组团、昝岗组团、高铁站枢纽片区连通,构建起新区快捷高效的交通路网体系。

  打造智慧交通"5G+北斗"无人化运营

  近日,在雄安新区智慧交通示范项目现场,无人驾驶、无人接驳车、无人零售车、无人清扫车、巡逻机器人等多种无人车和机器人按照统一平台调度,全部实现了无人化工作。

  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副院长 夏俊杰: “这是中国联通智慧交通研究成果在雄安新区的应用示范,为新区安装了无人化‘综合管控大脑’,解决了多厂家、多业务统一管理调度问题。”

  3728根智慧灯杆点亮京雄高速

  京雄高速全线设置3728根智慧灯杆,可提供车路通信、高精度导航和合流区预警等服务,具备智能感知、智慧照明、节能降耗“一杆多用”功能。

  车智能+路智能探索车路协同新路径

  车路协同是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

  打造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将达90%

  雄安新区在城市道路设计上,从源头上防治交通拥堵,保证让慢行路径有更多的选择,将构建以公共交通为骨干、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的出行模式,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90%。

  新建20条连续景观通道和绿色通廊

  依托雄安新区河淀水系和交通干线,将进行多种植物混交、多层次搭配,构建20条连续景观通道和绿色通廊,形成串联“一淀”“三带”和“九片”及整个新区城市绿地斑块的全域绿色生态网络骨架。

  雄安新区将以人民为中心,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紧密结合新区起步阶段实际,加强交通政策顶层设计,大力发展慢行和公共交通,合理管控小汽车出行需求,推动各类交通方式一体化组织和资源共享,发挥新建区域先行示范作用,倡导全民绿色出行,构建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为导向,公交、非机动车和步行为主体的交通新模式,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

  起笔 即是世界眼光

  落笔 便为时代标杆

  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

  正在勾画属于自己的交通蓝图

  跑出跨越发展的加速度

  编审:郭育卿

  监制:谷霄燕 

  编辑:于剑 于会仿

   综合自:新华社、人民网、河北日报、中国雄安官网、《河北新闻联播》、河北广播电视台节目研发部等

编辑:田利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