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地评线】紫金e评:“天宫开课”播撒科学梦想的火种

2022-03-25 17:14:14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3月23日,驻留在中国空间站的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次化身“太空教师”,通过一系列奇妙的太空实验,圆满完成了一次跨越400公里的太空科普。

  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超燃的“点水成冰”,神奇的“液桥演示”,可爱的“翻跟头冰墩墩”,一个个精彩的“天地问答”,为地球上的我们呈上一堂星空奇妙探索课,也点燃了无数青少年心中的科学梦。

  有人说,“天宫开课”是最高处授课,最深处“播种”。这堂课之所“高”,不仅仅是因为在400公里之上,更标注着航天人的精神高度。一代代航天人披荆斩棘,用青春、汗水、心血,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有了今天“天地连线”的科普和互动;这党课之所以“深”,是因为科学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出了花。2013年,天宫第一次开课,张舒琪还在读高二,从电视里看到太空授课,她感到奇妙、有趣、兴奋,从此对航天的热爱一发而不可收。如今,她已是一名空间站任务飞控试验队员,和同事们日夜守护着太空中的航天员英雄,既自豪,又幸福。

  通往宇宙的征途,凝聚着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宫”遨游、“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个个奇迹、一系列伟大成就,代表着航天梦想代代相承,伟大精神生生不息。在科技创新中凝结成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引领着更多青少年立起“仰望星空”的精神坐标,清晰“脚踏实地”的方法论断,有了“筑梦航天”的十足动力。探索浩瀚宇宙,培养科学精神,“开宫开课”助力航天科技后继有人。

  此次授课活动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进行直播,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回答网友提问,仅 “‘天宫课堂’第二课”话题阅读量就超过1亿。实现让航天科技知识走出实验室,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普通民众对我国航天科技水平以及成果有更加直观地感受和认知。同时,太空授课需要在天地之间进行稳定的通信传输,需要“天链”中继卫星、空间站、地面测控站密切配合,确保天地互动“不堵车”,显示了中国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传输系统的超强能力。这也告诉我们,科技自强自立,我们才能向着星辰大海进发。

  在“天宫课堂”之外,青少年也在事实对比中感受中国力量。今天的青少年,是平视世界的一代,“平视”背后是对中国梦的信念,是牢记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天宫开课”,彰显的是国家实力,播撒的是科学梦想的火种。让这火种燃烧吧,让“强国一代”奔赴星辰大海,创造新的更大奇迹。(陈语竹)

编辑:魏琪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