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天宫课堂”背后,有这样一群飞控人员

2022-03-24 14:43:11  来源:光明网 -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光明日报通讯员 郭睿

  3月23日下午,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来自400公里高空之外的这一课,全程图像清晰、话音稳定——此时,这座“太空之家”正以23倍于音速的速度环绕地球飞行,舱外是拥有200多度温差、充满宇宙射线的极端真空环境。

  为了确保此次“天宫课堂”顺利进行,作为空间站系统的抓总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飞控人员早在1个多月前就开始了准备工作。

  如果将“天宫课堂”比作一场精心准备的电影拍摄,那么航天员就是主演,飞控人员则是制作团队。为保障全过程万无一失,飞控人员为这次活动制订了大量实施方案细则,设想了各种故障预案。

  课堂照明情景、地面图像显示、航天员走位、摄像机位设置……对于各个环节,飞控人员都要给出建议,必要时,航天员的“替身”——飞船工程师在位于地面的空间站电性舱中还会进行全流程模拟,确保不遗漏任何一处细节。此外,“天宫课堂”在进行过程中还可能遇到通信干扰、意外报警、灯光照度不足以及眩光现象等,这些都是飞控人员需要提前识别的风险。

  作为空间站系统航天员支持技术负责人,曲溪在该岗位工作了十余年,陪伴航天员跨越了诸多难关。为此,她对航天员在轨的不易感同身受:“航天员们身体非常好,但也不能折腾。通过地面演练帮助天上优化设计,是我们作为飞船工程师的荣耀。”

  临近“天宫课堂”最终呈现之日,工程总体组织全系统进行了多次演练,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飞控团队全程参与其中。据空间站系统总体飞控技术负责人范高洁介绍,此次“天宫课堂”在第一次的基础上作了优化改进,包括图像、话音、整套的中继,甚至航天员实验演示中样品可能对舱内表面造成污染等,都制定了详细预案。“特别是针对授课中可能出现的话音卡顿现象,我们精心识别了可能影响话音质量的各类信号干扰源,力求把干扰降到最低。”

  在“天宫课堂”的背后,空间站系统这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空间实验平台支撑着整场活动,稳固的结构和密封性保障着舱内健康有氧的环境,热控分系统保障着舱内始终适宜的温度,GNC(导航、制导与控制)分系统保障着空间站组合体始终平稳运行在预定的轨道,仪表照明分系统保障着课堂始终照明充足,总体电路分系统保障着授课全程供电充足,测控、数管分系统保障着通信话音稳定图像清晰……航天科技工作者通过太空授课,把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心中,让探索浩瀚宇宙的梦想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光明日报北京3月23日电)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4日 08版)

编辑:魏琪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