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河北丰宁:温室大棚迎丰收 群众致富有盼头

2022-03-23 22:10:31  来源:冀云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黄云霞 通讯员 刘海波 付铁凝)阳春三月,塞外乍暖还寒。丰宁满族自治县五道营乡九道沟村盛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迎来了“丰收季”,275亩被盘活的温室大棚里绿意盎然,棵棵近一人高的西红柿枝上缀满果实,成熟的柿子宛如一个个火红的小灯笼点缀在绿叶间,煞是喜人。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景象。

  “你看看,这红彤彤的西红柿,跟小红灯笼似的,大的一个差不多有半斤重,真好!”在大棚里,九道沟村党支部书记苗雅东难掩喜悦之情,“这儿的西红柿,目前三两天就采摘1万斤,明天就得往北京市场送1万斤。按现在市场价每斤4块多计算,一个月下来企业最少能收入40万,加速了企业资金的回笼。估计以后价格会跌,可是比单纯种粮食收入要多好多倍,看来种大棚是条增收的好门路。”

  丰宁五道营乡九道沟村盛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迎来了“丰收季”。

  忙着采摘西红柿的村民赵淑玲快人快语:“我从去年开始,在大棚里薅草、点花、打叉,今年采摘,每天挣120元,不离家不离土,活也不累,挺好的。出去打工一个月也不一定能挣4000块钱,还把家给扔了。像我一样常年在这务工的本地村民有40多人,还有‘夫妻工’,我那口子就在这里打工呢。”

  采、运、分、装,分工明确。村民赵永海开着电动三轮车来到大棚外,往分拣车间拉西红柿:“我和赵淑玲是两口子,一起在这里打工,我一个月挣4000块,到月就发工资。大家总结在这里干活是盘活闲置棚,企业赚大头,群众能增收,日子有盼头!”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春日大地,幸福感满满。

  据了解,九道沟蔬菜大棚建于2013年,投资770万元,占地275亩共建暖棚98个。大棚建成后,由县内两家农业公司承包经营。2019年坤泰农业公司因经营不善、资金断链,拖欠了60余名工人工资和地租50万元。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帮助群众拿回损失,维护稳定才是‘王道’。”五道营乡乡长李艳丰说,乡党委、政府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经过多次洽谈,2020年引进了盛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每亩700元的价格与九道沟村签订了三年承包合同,承包了全部闲置的大棚,遗留问题基本妥善解决。2021年盛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485万元对全部大棚的钢架、棚膜进行了改造提升,并建设了附属设施,盘活了大棚,开始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

  丰收的西红柿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按照公司设想,西红柿在春节前后上市,填补市场空缺卖出好价钱,可是由于今年春节期间气温偏低,西红柿生长速度减缓,价格又是动态的,老板的收入受到不小影响。但工人的工资不会受影响。”在大棚外,盛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飞一边接待来采摘西红柿的游客,一边介绍。赵飞说,公司从山东潍坊聘请了一名技术人员,制定了一套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同时从建棚、施肥、育苗、栽种、防虫害到采摘,都按标准生产,蔬菜苗进棚早、品种好,生产出的西红柿等蔬菜全部销往北京、天津、唐山等地,且供不应求。

  “我们老板以前一直在北京,是菜篮子工程发起人之一,销路不是问题。”赵飞说,“现在我们技术人员正在潜心研究如何提高产量。”

  丰收的西红柿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九道沟村闲置的大棚被盘活,已经发展成为五道营乡蔬菜产业园区,并逐步被打造为蔬菜采摘观光基地。蔬菜远销解决了土地闲置问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该企业解决了村民就业,实现了村民增收、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引来一家企业、实现多点共赢,何乐而不为?”五道营乡党委书记王福军很有成就感。

编辑:田利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