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年的春季学期是“双减”过后的第二个学期,各地持续发力,在做好课业负担“减法”的同时,努力做好课堂提质增效的“加法”,让新学期的课堂有了“新变革”。
这是江西南昌站前路学校六年级的一堂跨学科实践课,围绕《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中的“腊八粥”元素,分析食材营养、绘制思维导图、撰写研究报告,老师为同学们布置了一项项特别的任务。
围绕国家课程设计真实任务,撬动有趣的思考,这是“双减”政策实施后,站前路学校落实江西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力推的“生·动课堂”。
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学校教导主任 刘余:设置了“行走”课程、“阅读”课程、“食光”课程、“趣博竞技”课程等六大课程群,比如“行走”课程群,主要是社会实践类的,培养科学态度与精神。
而在河南,一份关于《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重要文件也在新学期落地了。在郑州八中,物理老师雷飞告诉记者,针对每一个章节,光课堂导入环节,他和教研组的老师们就经过了多次讨论。
据了解,这份新文件不仅让各中小学有了最基本的教学指导标准,也推动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
郑州市第八中学校长 郅广武:新的《基本要求》更注重学科素养,比如以前更多是让学生识记,现在侧重于对为什么的探究。我们开学前就在抓紧落实,从打破传统教研开始,实现跨年级备课,打通多册教材,让知识学习更有系统性。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课程教材研究部 鲍聪晓: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编写系列案例,印制学科分册,引导大家学有典范、做有示范、教有规范。
据了解,目前,全国共有上海、江西、河南等16个省份专门出台了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或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为了让课堂进一步提质增效,各地还通过精品课评比、知识竞赛、创新教学设计大赛等形式内化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