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地评线】彩云网评:让“好种子”带来“好收成”

2022-03-23 00:19:55  来源:云南网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恒情

  春天的田野里,播种机播撒着种子,也播种着一年的好收成。“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种业创新这个命题。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历来被视作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已审定、登记农作物品种3.9万个,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为粮食连年丰收提供了关键支撑。实践证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持续做强“农业芯”,才能让“好种子”带来“好收成”,不断提升我国粮食供给保障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中国碗”装满“中国粮”,铺展更加壮美的丰收画卷。

  种业强则农业强,种业兴则农业兴。解决好种子问题,是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必然要求。应当看到,尽管我国在种业技术研发上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种源“卡脖子”的问题。对此,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打好种业翻身仗”;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做出具体部署……直面问题,未雨绸缪“打好种业翻身仗”,彰显着中央对种业的重视以及种业“破卡”的决心。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粮食总产增长的80%依赖单产提高,单产提高的60%~80%源于良种贡献。破解“卡脖子”难题,打好种业翻身仗,说到底就是要立足提高品种单产水平,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这就需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打好种业翻身仗,把更多育种科技成果写在大地上,为中国饭碗打造最坚实的底座。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一粒种子,关系着14亿中国人的饭碗安全。令人欣喜的是,我国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畜禽、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达到了75%和85%,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玉米、生猪等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更值得一提的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施行,为种业振兴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播下好种子,丰收有底气。不失时机抓好春耕备耕,把一粒粒好种子播撒到广阔农田之中,我们就能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希望的田野“长”出亿万人民富裕富足的好日子,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高晶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