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朱国峰
市场经济时代,对于利润的追求决不能突破对于底线的坚守。对于一时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罔顾底线的企业,最终会被消费者抛弃。对于始终坚持品质至上、坚守底线的企业,必然会受到消费者的厚爱,最近爆火的“白象”方便面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3.15晚会曝光“土坑酸菜”事件后,不少方便面企业受到负面影响,品牌形象严重受损。对此,白象食品迅速回应:“一句话,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使其圈粉无数。网友们也不吝啬自己的钱包,选择用“真金白银”力挺“白象”,“白象”的销量开始骤增,全国各地工厂启动紧急预案全力生产,仍然有供不应求之势,企业甚至不得不在电商平台上直接呼吁消费者理性消费。
在3.15晚会引爆的这场“土坑酸菜”泥石流中,“白象”很“白”,没有被泥水所染,成功火爆出圈。其实,这已经不是“白象”第一次在网上走红了。早在3月6日,“白象”就因冬残奥会上了热搜。据悉,白象食品多年来热心助残,坚持吸纳残疾人就业,并统一称呼为“自强员工”,与正常员工同工同酬,平等享受一切福利待遇。据公开报道显示,山东济宁的白象食品公司,在职残疾职工237人,占比30.15%;湖南分公司共有485名员工,安排残疾员工117人就业。这股就业市场的“清流”,让无数网友表示:“看破防了”。
这两方面因素都指向“白象”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也正是这份责任感,引爆了“白象”的这波走红,使其成了不少人心目中的“国货之光”。这波走红是对白象食品一直以来坚持良心办企业的褒奖与肯定。但从另一方面看,白象食品如何利用这波走红,乘势而上,真正持久性地增强品牌影响力,扭转过往颓势、扩大市场份额,更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正如“白象”在官方微博中说的,“好味道和好品质是白象25年坚持的初心和发展的宗旨,未来小象将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好味。”只要“白象”始终坚守初心、宗旨,做良心企业,市场和消费者,是不会让其吃亏的!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