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拼”成万亩粮田

2022-03-17 15:06:48  来源:光明网 - 光明日报

   【春耕时节,我们在行动⑤】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刘已粲

  零碎土地还能拼成粮田?没错!春光融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农民陈允乐站在地头,一望无际的万亩耕地,满缀着麦苗的绿意,一片生机勃勃。

  施肥,是今年春耕的首要工作——“呼啦啦!”手握着遥控器,陈允乐轻点几下,一架气派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所到之处,肥料均匀撒下。

  “用不了一天,我们农场800多亩耕地的施肥就能完成。”陈允乐眼中流露自豪,指着远方对记者说,“耕地连片,无人机方便飞,大型农机也好开,不再担心侵占别家的地。”

  一旁的农户李勇华连连点头:“我家里有8亩地,以前分散在各处,起早贪黑地干,收成也不太高,现在把地流转给允乐,我可解脱了。”

  李勇华说的是新庄镇正在推动的万亩优质粮食基地建设。这里以前大多是小规模种植,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特别是随着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一些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日益凸显。

  如何盘活“沉睡”的土地?2021年1月,新庄镇按照国家政策,在前期摸排情况的基础上,确立了“依法、自愿、有偿”“暂行收回、临时发包、大户耕种、到期退还”等原则,鼓励村民入股、托管、流转土地,“拼”散地为整地,化小田为大田,提高耕地质量。

  “每亩地每年流转费用为1000元,年底各家农场根据种植收益分红,农忙时下地干活按日结算工资,不种地了也可以到镇上的机械加工厂打工……”听着这些政策,李勇华下定决心流转自家的地,乐得清闲。年轻些的陈允乐则决定继续扎根土地,竞标家庭农场,干一番事业。

  整合零碎土地资源,新庄镇“大手笔”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绣花功夫”推动农村土地集中连片流转……“通过竞标,我们这22个大户被选了出来,22个家庭农场也随即成立。”陈允乐说。

  “想不到万亩粮食基地真就建成了。”李勇华乐不可支,“集约连片后,小地块之间的田埂垄沟整平了,水渠和小路复垦了,我家的地竟多出半亩!”

  土地整合还能给村集体带来“溢出效益”。经过测算,万亩粮食基地土地连片成方后的溢出率约为7%,溢出带来的村集体收入,再投入耕作中,能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

  前不久,陈允乐购买了一台市场价格为12万元的播种机,政府补贴高达3万多元。谈起未来,陈允乐信心十足:“以后农场还要购入更多机器,提高机械化程度,咱也向着智慧化农场靠近。”

  除了科学耕作理念外,如今,农户心里更增添了生态保护理念。在政府的组织和专家的指导下,减少农药使用、种植挺水植物、规划生物栖息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正成为耕作和生活的新常态。

  “土地整合只是第一步。”新庄镇人大主席王先巍介绍,“主要灌水渠道,村里的沥青路、水泥路都是新铺就的。你看那边,正在建设的就是粮食产业园,今年年底建成后,粮食基地的生产、仓储、物流、管理将在这,一站式完成。”

  抬头再望,无人机还在飞行,陈允乐蹲下身来,轻抚麦苗,憧憬说:“我们新庄耕地普遍是稻麦轮作,待到夏日小麦收割,沟渠送水,栽下禾苗,万亩连片水田,又是另一番美丽景象。”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17日 01版)

编辑:魏琪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