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调查显示,收入分配、住房保障、高质量教育、就业创业反映民生期待的热词位居2022全国两会热词榜单前列。这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暖心话语,汇聚成鲜明的民生底色,彰显出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
作为党员干部,要透过热词背后党和国家既定的民生“大图景”,在基层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群众“关键小事”当做“民生大事”来办,把“民生工程”变成“民心工程”,最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民生“大图景”中有广袤无垠的乡村,彰显着人民实现“全面振兴”的“小希冀”。“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三农”问题关乎“国之大者”,“三农”工作关系人民的“菜篮子”“米缸子”“钱袋子”。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可见,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心,也反映出“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必要性。我们党员干部绝不能有歇一歇脚、松一松气的想法,必须在农村工作中下硬决心、下狠功夫,把上级方针政策、宏伟蓝图转化为民生实践,要躬身实践,到基层、到田间,听一听群众对于乡村发展的建议,聊一聊“三农”工作的问题,并将问题建议转化为可执行、可量化的具体措施,实现人民“小希冀”。
民生“大图景”中有和谐幸福的社会,彰显着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小希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指总量富裕、平均富裕,而是全体人民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要将民生工作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抓手,不吃“大锅饭”,不搞平均主义、不搞平等主义。一则,要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从“吃饱穿暖”转变为“吃好穿好”,切实感受到富裕的步伐正在迈进,幸福美好生活正在悄然“敲门”。二则,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裕,还要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作为关键,通过喜闻乐见、润物无声的文汇活动、才艺表演,将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群众实现生活富裕的同时实现精神富足。
透过民生“大图景”,我们看到的是党和国家对14亿人民负责任的大国态度,是始终将人民冷暖放在心间的工作导向。作为党员干部,唯有奋发图强,唯有勤实苦干,架起“党心”与“民心”的“连心桥”,努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