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长城评论 | “生命的绽放”在温暖中永恒

2022-03-14 17:15:45  来源:冀云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徐西庆

  以“生命的绽放”开始,以“在温暖中永恒”告别。当开场表演“高光时刻”带着那些美好的记忆照进心灵,当惊艳世界的“九天之火”缓缓熄灭,在所有人不舍的目光中,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了——此情、此景,注定长留心间。

  过去9天时间里,竞技伴着热血在这里上演,呐喊与掌声在这里迸发,中国代表团取得18金20银23铜共61枚奖牌的佳绩,历史上首次位列冬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双榜首!这冰、这雪,这精彩、这浪漫,把2022年的春天妆扮得绚烂多彩。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这是闭幕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张可任 摄

  今夜,冰雪蓝,再一次闪亮;

  今夜,中国红,再一次飞扬。

  今夜,缤纷的颜色,把挥洒在时光里的欢笑和泪水、把一个个让人久久不忘的瞬间,融合为感动的力量!

  感动,源自那些绽放的生命。一场春天的盛会里,那么多美丽的人向着暖阳盛开,用不屈的品格照亮精神之美、生命之美,诠释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的意义。赛场上,不论是熠熠闪光的“三金王”杨红琼,还是摘下2金3银的“金色女孩”张梦秋,抑或“豪情起高山”的奥地利选手约翰内斯·艾格纳,所有人不问终点、不畏伤痛,只管奋力攀登技与美的巅峰;赛场下,240多名残疾人表演者参演开幕式,闭幕式《爱的感召》表演环节中有60%是残疾人……他们有的没有双脚,却让我们看见奔跑;有的不能说话,却让我们听见歌声。我们因此而明白:相信希望、相信未来,所有生命就都可以是完整的,所有热爱都可以熠熠生辉。

  感动,源自那些蛰伏的故事。每个站上赛场的冬残奥会运动员,无一不是在黑夜和寒冷中跋涉了很远、很久,才得以抵达今天——自小失去双臂的滑雪运动员孙鸿胜克服恐高从白雪皑皑的高山飞速滑下,下肢瘫痪的轮椅冰壶运动员陈建新忍受常年低温训练拿下中国冬残奥史上“首金”,巴西越野滑雪运动员阿莉妮在不会下雪的国度日复一日坚持旱地滑雪训练……他们虽然辛苦却永不放弃、虽然孤独却依然坚守的身影,投射在我们的心里,激起一道道感动的涟漪。仔细倾听,每一名运动员的故事都是一首不屈服于命运的生命之歌,歌声里高唱着:命运从来不是注定的,最终能够定义人生的,只有奋斗。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感动,源自那些温暖的情义。当冰球赛场外,中国队运动员与捷克队运动员握手互相致敬,当各国选手怀抱“雪容融”入眠,心的交融架起了文明互鉴的桥梁;当场馆设施“无障碍改造”、红十字AED一体机、常用辅助品急救包等保障措施让各国运动员感受到“家”的温暖,当志愿者与运动员拍摄“全家福”,“中国暖”“中国情”升腾而起,点亮春天……中国兑现了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将“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传遍世界,也给深受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动荡困扰的世界传递了一种振奋、一种希望:“你我他”在一起,就成为了“我们”。我们可以更团结,世界也可以更美好。

  今夜的鸟巢主场地,一个直径55米左右的留声机圆形视觉符号贯穿全篇,为北京双奥画下圆满的句号。但在所有人看来,它不是结束,而是春风里一颗跳动的心——那些沸腾在冰雪之中的炽热汗水、那些经历过苦难的生命怒放之音,还在流淌着,它们终将流经所有相信梦想的人的脚下,汇聚成全人类一起向未来的强大能量。

   感动,从这个春天出发,在温暖中永恒!

编辑:田利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