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通讯:疫情中的“斜杠青年”

2022-03-14 11:3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工作中的俄铭泽。 受访者供图

  (抗击新冠肺炎)通讯:疫情中的“斜杠青年”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13日电 题:疫情中的“斜杠青年”

  中新网记者 乌娅娜

  13日,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本轮疫情呼和浩特迎来零新增。

  疫情在呼和浩特暴发后,这个城市里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斜杠青年”,他们的本职工作来自各行各业,但在抗击疫情的当下,他们毅然决然担当起守护家园的职责,成为一名志愿者。

  图为多丽娜。 受访者供图

  多丽娜是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的一名教师,她所在的小区是呼和浩特市第一批被封控管理的,她在得知无法返回单位后,主动向社区请缨,成为小区疫情防控志愿者。

  多丽娜回忆道:“填写信息、维持秩序、帮助居民、‘敲门行动’,哪里需要就做什么工作,每天都很忙碌,可是还有很多很多比我们更辛苦、付出更多的人在守护着我们。”

  有课程的时候,她是线上教学的老师,其余时间是志愿者,当看到“零增长”的消息,多丽娜笑着说道:“终于等到这一天,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好,这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特别欣慰。”

  图为多丽娜登记人员信息。 受访者供图

  “蓝朋友”俄铭泽是阿拉善盟消防救援支队的一名消防员,在结束了春节的执勤备战后,他回到呼和浩特看望父母,刚回到家的第三天,呼和浩特突发疫情,他主动放弃休假,穿上防护服,成为志愿者“大白”。

  在疫情刚发生的时候,每天的确诊人数都在增加,俄铭泽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多,其中最复杂就是流调。

  图为志愿者消杀队。 受访者供图

  俄铭泽介绍:“流调工作没有固定的时间,分配的任务不做完,一天的工作就不算结束,人员基本信息、健康状态、近期行程、有无做过核酸检测、检测结果这些信息都要精准核实,为保证信息的顺利采集,每天至少需要坚守岗位12个小时。”最多时,他平均每天要录入600多人的信息。

  “我和孩子等你回来。”妻子的担心化作一句句鼓励的话,更加坚定了俄铭泽的选择,他说:“无论是作为一名消防救援人员还是疫情之下的志愿者,都是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赴汤蹈火。”

  “斜杠青年”徐小钢是当地一家电厂的一线工人,也是蓝哈达爱心公益的发起人。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奔走在公益的道路上。本次疫情发生后,他迅速组织了一个消杀小队,在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他们毫不退缩。

  “从2月16日下午开始,我们组织了受过专业培训的15名志愿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始义务消杀工作。”徐小钢介绍道,80多辆防疫车辆、160多个小区、190多个核酸采集点、60多个各路口的交警岗亭,幼儿园、高速出入城口、机关单位,都能看到消杀队的身影。

  除了消杀工作,蓝哈达爱心公益还与部分防疫压力大的社区、街道积极联络,了解物资需求,以便精准捐赠,最大程度上节约公共资源。

  尽管目前呼和浩特已实现零新增,封控和管控小区也都陆续解封,但消杀工作仍在进行中,徐小钢铿锵有力地说:“疫情不退,我们不散,这是有爱的呼和浩特。”(完)

编辑:张寒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