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理论观察·学者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一切为了人民幸福

2022-03-09 18:00:57  来源:人民网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提请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党中央定方略、做决策,一切为了人民幸福的拳拳赤子之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到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价值取向。

  如何应对诸多风险挑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时代考卷。中国共产党人以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不但继续稳定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而且在风险挑战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向上的态势,人民幸福有了更强有力的保障。国家与人民相互支撑,国家为人民兜底,人民与国家共克时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依偎在一起、团结在一起、紧密依靠在一起,血肉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号巨轮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惊涛骇浪的能力,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今天,为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障。

  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民生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当前,我国经济尚处在突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形势又出现很多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在这一背景下,党中央始终把保障民生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人民幸福。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力保承载数亿人就业创业的上亿市场主体,“放水养鱼”“涵养水源”。“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不但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也是百姓福祉所系。为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农资供应、维护种粮农民积极性,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此外,着力提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60%等等政策举措的实施,为人民在动荡的世界中搭建起了“国家级”避风港,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安全感。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到心间,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一方面,加大财政保障民生的力度,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各级政府要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以认识,要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的紧要处、民生的急需上,对百姓的难处要主动作为一些、思考靠前一些、政策支持靠近一些。另一方面,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现象,政策执行中的“一刀切”、运动式做法,以及漠视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问题等,要坚决严肃处理,为人民幸福筑牢“防火墙”。

  坚定统筹发展和安全,为人民实现幸福生活,营造安全、安心的发展环境。在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背景下,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为人民搭建起安全与发展的港湾。今年,一方面,我们要有爬坡过坎的思想准备,更加紧紧地依靠人民取得伟业,与亿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结合,发挥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树立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让我们夯实发展基础,人民幸福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应对重大风险的经验优势,越是艰难越向前,全力做好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工作,筑牢人民幸福的“防波堤”,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着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稳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把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要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22年,我们要更加细致、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目标,以实干成就伟业,不松懈、不懈怠,为人民撑起一片安全发展的蓝天,一切为了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演化,疫情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变革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一是要坚定办好自己的事,把人民幸福放到制定政策、落实措施的首要位置;二是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以工作的主动性对冲各方面的风险和压力,扎扎实实把各项改革措施、民生实事落到实处;三是坚定不移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和对外部环境的战略引导性,努力塑造稳定的周边环境;四是要进一步筑牢社会政策底线,提高对社会发展的驾驭能力和应对能力,稳定发展预期,为人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的发展安全感。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上海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编辑:魏琪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