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658束鲜花敬送“身边雷锋”!石家庄市2022年“鲜花送雷锋”大型公益活动掀高潮

2022-03-02 18:08:50  来源:燕赵晚报

  

  

  践行时代文明,传递雷锋精神。3月1日,石家庄市“鲜花送雷锋”大型公益活动掀高潮。一天时间,658束鲜花邮寄到“身边雷锋”手中。

  

  3月1日早晨,志愿者在石家庄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门前,将鲜花卸下车,将鲜花摆放整齐。

  3月1日8时许,在石家庄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门前,石家庄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和几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早早赶来,有的搬运鲜花有的准备证书。与以往不同,今年的鲜花将通过快递,寄送至每位“身边雷锋”手中。同时,文明办工作人员配合快递小哥,将一张张荣誉证书送给“身边雷锋”。

  石家庄市2022年“鲜花送雷锋”大型公益活动现场。

  当天收到鲜花的既有新冠疫情暴发时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也有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既有社会知名的道德模范,也有甘于奉献的志愿者;既有长期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也有做好事不留名的环卫工人;既有大力宣传石家庄,提升石家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媒体人,也有凝聚网络正能量,讲好石家庄故事的优秀网民;既有伸援手救人于危急时刻的路人,也有常年为社区居民义务服务的好邻居……658束鲜花,满载的是658份人们对于“身边雷锋”的敬意与感谢。

  快递小哥将鲜花送给环卫工曹素花、张春彦。

  石家庄市文明办志愿服务科科长赵军安向环卫工曹素花、张春彦颁发荣誉证书。

  2022年“鲜花送雷锋”活动由石家庄市文明办、石家庄市委网信办主办,燕赵晚报、石家庄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承办。旨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引导广大市民争做“文明石家庄人”,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营造浓厚氛围。

  自2014年开始,石家庄市在每年3月5日前后启动“鲜花送雷锋 ”大型公益活动。八年来,共向七万余名“身边雷锋”送去鲜花,参与的送花使者达十万余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快递小哥将鲜花送给刘荣秀。

  温暖在传递,爱心在传承。通过具有仪式感的赠送鲜花形式,让好人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赞扬,彰显了这座城市对“身边雷锋”的褒奖,从而引导更多的人去做好事,让社会充满爱心与感动。

  快递小哥将鲜花送给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抗疫铁军(团体)。

  石家庄市文明办志愿服务科科长赵军安向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抗疫铁军(团体)颁发荣誉证书。

  今年的活动将贯穿全年,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身边雷锋”更广泛。广大市民可以推荐抗疫英雄、中国(河北)好人、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和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也可以推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身边好人,还可以是帮助过你、温暖过你的凡人善举。二是线上线下联动。线上,发挥互联网传播优势,通过网络平台面向全市征集发生在百姓身边的雷锋故事,倡议网民在2022年“学雷锋纪念日”前后为身边雷锋献上一束鲜花。线下,将通过邮寄方式进行送花,将一束束鲜花寄送到“身边雷锋”手中,表达感谢和敬意,传递对助人为乐和感恩图报的良性互动,营造崇德向善、感恩奉献的浓厚氛围。三是立体化报道。《燕赵晚报》、石家庄电视台交通94.6频率开辟专题专栏,重点发挥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优势,挖掘身边雷锋背后的故事,使人反思,给人以启迪,引导人们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同时,进一步强化网络新媒体矩阵的宣传推广,通过抖音、头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扩大活动影响力,弘扬社会正能量。

  一束鲜花让好人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一束鲜花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阵阵暖流。“鲜花送雷锋”活动已成为石家庄市引导广大市民传承雷锋精神的有效载体,为我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注入了强大的文明力量。

  参与方式:

  1、通过燕赵晚报热线参与,热线电话:96399;还可通过微信搜索“燕赵晚报”微信公众号,留言参与。

  2、通过石家庄广播电视台FM94.6交通频率参与,热线电话:96946。

  3、通过微信搜索“志愿石家庄”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鲜花送雷锋”主题活动链接参与。

  4、通过百度搜索石家庄文明网或石家庄志愿服务网,进入网站的“鲜花送雷锋”主题活动链接参与。

  5、通过活动主办方邮箱参与,xhslf2022@163.com。

  文/燕赵晚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南开宇、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李兵

  图/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张海强

编辑:田利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