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地评线】东湖评论:让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

2022-03-01 18:05:16  来源: 荆楚网

  日前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六部分,文件提及创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文明是幸福之源,乡村文明建设要充分依托不同的载体,用农民群众易接受、易明白的方式,把党的声音、号召传播到农村千家万户。因此,应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提升乡村居民文明素养;强化基层治理,让文明乡风浸人心脾;服务群众暖人心,用志愿精神凝心聚力,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强化思想引领,提升农村群众文明素养。要让农村群众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就要积极探索基层思想引领工作新方法,推进思想引领工作具体化。要结合“身边事”,把“国家大事”转化为“贴心话”“百姓话”,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能领会,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譬如,湖北省宜都市的“故事乡长”徐荣耀用“讲古”的方式,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左邻右舍;江西省寻乌县的“山歌老王”王焕平,依托时事新闻和党的政策,已创作出300多首山歌;山东省章丘区“蒲公英”百姓宣讲员利用“流动课堂”讲奥运精神......泥土和乡愁味道能够赋予基层宣讲温度与生命力,一场场丰富多彩的宣讲亦是一次次真挚朴实的鼓舞,将党的“好声音”传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强化基层治理,让文明乡风深入人心。基层治理需要共治共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群众积极自主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形成老百姓自己的“土规定”“好规矩”,才能真正让文明乡风浸润人心。譬如,天津市白谷屯镇韩村文化礼堂的“笑脸墙”,记载了红白理事会深化移风易俗的不断探索。江苏省张家港市,千余名网格员巡回式用心走访,将从群众饭桌前、田埂上搜集来的急难愁盼问题逐一化解。随着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深入推进,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日益美起来,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持续增强。

  强化基层服务,用志愿精神凝心聚力。志愿服务是基层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全地域、全人群、全领域的“全覆盖”式志愿服务既能解民忧、纾民困,也能暖民心,聚民情,从根本上提升乡民村民的文明意识和道德修养,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譬如,陕西省志丹县打造“文明大篷车”志愿服务品牌,覆盖32类180个志愿服务菜单,为山乡开展“流动式”上门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架起了服务群众的枢纽桥梁,谱写着基层乡风文明建设新篇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幅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的画面徐徐展开。稻菽饱腹的同时,文明乡风犹如点睛之笔,筑牢勤劳淳朴、风清气正的山村本色,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之钙”。

  作者:毛新宇(宜昌宜都)

编辑:魏琪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