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chua~chua~chua~上到69下到刚会走!看河北人燃爆的冰雪热爱

2022-02-25 19:32:12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北京冬奥会虽落下帷幕

  但大家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却

  持续升温

  “冬奥风”点燃“冰雪热”

  “冷运动”成为“热时尚”

  没有年龄的限制

  没有体能的束缚

  燕赵大地的儿女们

  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

  表达着对冰雪运动的

  无限热爱

  0170岁老人和四双冰鞋的故事

  70岁的郭超是承德市冰雪轮滑运动协会主席,也是一位铁杆冰友。

  他的家中保存着滑冰30多年来穿过的四双冰鞋。

  从1985年倾尽一个月工资购买的冰鞋,到如今使用的碳纤维材质冰鞋,四双冰鞋和郭超共同见证了冰雪运动在几十年间的发展历程。

  冰雪运动装备的不断升级,也折射出大众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

  02“滑雪老炮”的冰雪热爱

  在石家庄有这样一支冰球队,他们成立于2000年,平均年领超过60岁。

  从最初装备的捉襟见肘,到如今的应有尽有;

  从简陋的野湖冰面,到活跃在各大赛场。

  石家庄老年冰球队成为河北群众性冰雪运动发展的一个缩影。

  03“王体委”带你滑行带你“飞”

  王向阳今年50岁,人称“王体委”,是衡水市体育局的“老体育人”。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冰雪运动。

  开设公益滑雪班,举办职工冰雪体验活动,作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王向阳,经常一边组织人员参加活动,一边还要兼职进行技术辅导。

  正是有了这群热爱冰雪,致力于推广冰雪运动的人,才让更多人走向冰雪舞台,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

  04与世界冠军一起学冰壶

  “打好冰壶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调动脑力......”

  “冰壶运动对人体健康促进方面来说不可小觑......”

  女子冰壶世锦赛冠军柳荫携手运动健康促进专家仇广信,这样的配搭,怎么看怎么是顶配。

  专业训练+冰雪普及,让专业运动员迅速提升,让普通民众共享冰壶之乐。

  05太极之乡上演冰上太极

  “冰雪与太极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有一种震撼的能力。”

  邯郸永年是著名的太极之乡,杨氏、武氏太极拳的发源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永年区体育学校的学生们就通过《冰上太极情》的表演,向所有人展示了太极拳与冰雪融合的独特魅力。

  06退役国家队队员助燃民众冰雪梦

  李侠曾是国家花样滑冰队队员,退役后一直致力于冰上项目的推广和花样滑冰教学,如今已经有20多个年头。

  自从去年6月份石家庄滑冰馆建成开放,标准化冰场的建成解决了群众去哪滑冰的难题,也点燃了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李侠说:“帮助小朋友和滑冰爱好者实现他们的梦想就是我作为教练员最大的梦想。”

  07特教孩子的另一扇“门”

  王凯宸是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体育老师。

  此前从未接触过手语的他,在教孩子们体育课的同时,还需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手语。

  在教学过程中,王凯宸根据孩子们的特点,总结出许多适用于听障和视障孩子的教学方法。

  让他们能尽快掌握滑冰、滑雪等技能,感受到冰雪运动带给他们特别的快乐。

  08为梦想拼搏的“小狮子”

  闪转腾挪,自由穿梭!

  在沧州有一支小学生组成的冰球队,他们的名字非常响亮,叫雄狮冰球队。

  小运动员们年龄不大,但是打起冰球来却个个迅猛无比。

  即便摔跤,也从来不哭。

  孩子们的力量源泉就是心中的冰雪梦,他们期待有一天可以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

  加油吧!沧州“小狮子”!

  09三岁半萌宝的雪场成长记

  2018年8月出生的李佳衡,不到三岁时被带上雪场,从此与冰雪结下不解之缘。

  摔倒爬起、不哭不闹、勇敢向前。

  在雪场里,这个来自河北涉县的“小不点”学了不少能耐。

  编审:谷霄燕 郭育卿

  编辑:薛晓岩 苏红岩 杨  磊

  视觉:刘   然

  来源:综合自新华社等

编辑:田利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