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地评线】河声:莫让“买票控评”带偏实干节奏

2022-02-19 16:51:01  来源:大河网

  当前,不少地方通过网络投票方式对基层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半月谈记者在西部某地调研发现,各式各样的投票让广大基层干部苦不堪言的同时,更导致公款买票、刷票等乱象。某乡镇户籍人口仅2万多人,结果投出4万多票。还有两个乡镇,户籍人口都是两三万人,却分别投出5.8万票和7万多票。

  俗话说“形式主义害死人”,“两三万户籍人口投出7万票”“公款雇‘水军’刷票等网络投票的闹剧”,不仅浪费了基层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掏了民生的“口袋”,更带偏了实干节奏,污染了奋斗精神,滋生了形式主义的“土壤”,也难逃“腐败”的嫌疑,其危害不容小觑。

  事实上,通过“网络投票”提升公众参与度与知晓度,畅通监管渠道的初衷,本是好的。然而,把“网络投票”作为考核评比的“标配”,甚至将App下载指标数量和投票数量多少等作为评价乡镇工作的“标准”,却着实不妥。“变味”的“网络投票”即体现不出“公平”,更无法代表“民意”。以“票数”论英雄等畸形考评方式,到最后“拼”的不是“工作业绩”,而是所谓的“人脉关系”,甚至演变为基层财力“大比拼”,让公众“寒心”,给基层“添堵”!

  说到底,“变味”的网络投票背后,有个别干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扭曲政绩观在作祟,也有上级考核评比重形式、轻实质埋下的祸根。依靠“变味”的网络投票“投”不出“优秀”,考核不出“实绩”。考核评价就得实打实,以严实作风深入基层望闻问切、调查实情、了解实效,才能真正让考核评价发挥出“指挥棒”的效用。

  然而,公款买票、刷票乱象的“网络投票”却不是一个“黑色幽默”,值得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查自纠、引以为戒。杜绝考核评价“走形变味”,需要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和动态严谨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运行机制,将工作进度、举措、成效进行一一晾晒,才能挤干“票数”里的“水分”,而唯有用好考核“指挥棒”、牵住责任“牛鼻子”、 高举处罚的“利剑”,织牢监管的“天网”,对一切弄虚作假者严惩重罚,真正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风向标”,才是推动各项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王鸣镝)

编辑:王婷婷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