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美媒称赞丝滑馆制冰技术:冬奥史上首次使用的环保技术

2022-02-18 17:41:23  来源:中国日报网

2月12日,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中国选手高亭宇(下)在比赛中冲刺。图片来源:新华社 记者徐子鉴 摄

  中国日报网2月18日电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冬奥会官方网站发表一篇文章,指出中国国家速滑馆采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奥运会史上首次使用的环保技术。

  文章指出,国家速度滑冰馆是唯一的一座专门为2022年冬奥会建造的新场馆。在设计建造伊始,就考虑到了可持续性问题,采用了对环境危害更小和更环保的材料。

  此前,用于来保持竞技冰场和溜冰场长时间低温的技术采用了氢氟碳化物(即俗称的“氟利昂”)的制冷剂。不过,这种制冷剂是人造的温室气体,能吸收热量,用于冰箱制冷等,却不利于环境。近年来,有研究证明,氟利昂会消耗臭氧,产生严重的温室效应。一公斤氟利昂相当于一辆汽车行驶六个月排放的尾气。

  NBC的报道指出,相比氟利昂产生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只是它的4000分之一。因此,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来取代使用氟利昂的技术,不仅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实现1.2倍的制冰效率,实现零排放。

  加拿大自然资源公司研究人员菲利普·西玛德认为,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收集起来,装在瓶子里压缩,然后进入制冷机。制出的冰不仅质量更好,效率也更高。同时,消耗的能源更少,排放的温室气体也更少。

  在场馆里,用于制冰的二氧化碳来自工业废气,而在制冰的过程中,工业废气中的热量可加收,用于场馆的冷热系列、而热水用于制冰和化冰以及淋沐等,也会用于调节场馆室内温度。

  2022年冬奥会的五个冰上运动场馆中,有四个场馆使用了这些种可持续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分别是中国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和五棵松冰球训练馆。

  NBC的报道指出,这种绿色技术的应用还有利于冰上运动员创造更好的成绩。美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周知方表示,冰的种类很多,很多滑冰运动员喜欢冰稍微软一点。女花样滑冰运动员贝尔也认为,冰面可以分为硬冰和软冰,而花样滑冰项目则是所有冰上项目中最需要柔软冰面的。

  路透社此前的一篇报道指出,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先进又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能让整个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温差小意味着冰面的硬度更均匀、冰面更平整丝滑,更有利于选手滑行,帮助运动员创造更快的速度纪录。

  (编译:王旭泉 编辑:党超峰)

编辑:魏琪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