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排好队,保持一米间隔,”在津南区咸水沽镇惠苑里社区核酸检测现场,一位志愿者用稍显蹩脚的普通话维持着现场秩序。“小姑娘,不是中国人吧?”来进行核酸检测的大爷大娘们纷纷问道。“我是科摩罗人,在天津大学读书,来做志愿者,”中文名叫齐琪格的留学生志愿者回答说。“小姑娘加油,棒棒哒!”
![]() | ![]() |
这样的场景在齐琪格做志愿者的两天时间里经常上演。这位来自科摩罗的美丽姑娘2019年来到中国,就读于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同时也是驻华科摩罗留学生会主席。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希望能为守护天津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自从我2019年来到中国,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我只回到了我的家乡一次。在中国期间,我感受到中国人的热情与温暖,老师同学以及我身边所有的中国朋友都特别关心我,让我感觉到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乡一样。这次疫情发生后,我去做第一轮核酸检测的时候,看见志愿者们特别辛苦,我觉得我得去帮他们,跟他们一起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做志愿者的两天时间里,这位来自非洲温暖国度的姑娘每天在寒风冷冽中工作6小时以上,虽然有些辛苦,却觉得收获的更多。“我认识了很多志愿者朋友,他们都对我很热情。居民朋友们都非常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还很关心我们,小卖部热心的阿姨给我们准备好开水,还有一位姐姐把暖宝宝送到了我们志愿者手中。我感受到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乐观,还有大家的关切和互相帮助。”
齐琪格所居住的津南区咸水沽镇疫情形势比较严峻,但是她说自己很有安全感。“我不觉得害怕,因为我看到天津的医护工作者和中国政府在尽全力保证我们的安全,我想为他们的付出说一声谢谢, 我们必胜!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