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美台再威逼利诱,也骗不了立陶宛老百姓

2022-01-15 18:20:40  来源:环球网

  立陶宛外交部近日委托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近2/3的立陶宛受访民众不支持该国目前的对华政策,仅有13%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这说明,在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执意允许以“台湾”名义在立设代表处几个月后,越来越多的立陶宛民众回过神来,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错误。

  事实一直是明摆着的:一,立陶宛完全没有必要更不应该挑衅中国的核心利益;二,立陶宛必然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三,无论是谁做美国的制华工具,都注定得不偿失,往往成为可悲的牺牲品。只要立陶宛政府不改弦易辙,这三点将愈发鲜明、深刻,给立陶宛造成持续伤痛。

  “肇事”的立陶宛政府还在嘴硬,但面临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台民进党当局和华盛顿担心它扛不住,加强了对它的利诱和威逼。实际上,从一开始华盛顿就是在玩它,让一个小国来干自己不方便出面做的事。作为人口不到300万的国家,立陶宛被这样架在火上烤,最后的下场能好吗?这是立陶宛根本玩不起的“危险游戏”。

  前不久,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公开表示,允许台当局以“台湾”名义开设代表处是一个“错误”。人们看到,美国给立陶宛挖了一个坑,告诉它从地底下能挖到宝藏,立陶宛一些政客于是做起了一夜暴富的美梦,甚至有人幻想着与中国的冲突能“让我们成为地区最有竞争力的国家”, 如今却只能从坑里挖到几块坚硬的石头,这让他们有点懵,但民众的感受却是真实而清醒的。

  现在的情况是,立陶宛外交就被一小撮投机政客绑架,并带进深坑。一国外交政策服务于国内民众利益,这本是天经地义的。而这帮立陶宛政客却用它来向美国纳投名状,不惜一步步站到本国民众利益的对立面。他们遭到国内越来越多的反对和质疑,这个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世界上会有哪国的民众,愿意让本国政府成为替别人冲锋陷阵的提线木偶呢?

  在民进党当局看来,立陶宛是它在连续丢掉所谓“邦交国”之后送上门来的一个“礼包”,可以用作撑大其国际空间的突破口;在华盛顿看来,立陶宛是一个对华战略博弈的实验性工具,或可产生示范效应。美台如今确实在背后撑着立陶宛。但是它们能拿出来的真金白银是有限的,并不足以弥补立陶宛遭受的损失。

  民进党当局早前称将设立2亿美元的投资基金来支持立陶宛企业,11日又表示,再提供10亿美元作为融资基金,发展台立经济合作项目。民进党当局也没有哆啦A梦的口袋,它还要用台湾老百姓的钱买美国的“莱猪”,澳大利亚的红酒,还有日本的“核污染食品”,早晚捉襟见肘,难以维持政治收买越来越大的开销。

  而对华盛顿,我们都是知道的,它就是要把立陶宛当“工具人”,用一波又一波的外交声援抵在立陶宛背后,威逼它必须甘心被牢牢钉在大国博弈的火线上。这几年,美国政客动辄给中国扣上“胁迫外交”的帽子,立陶宛的遭遇还被他们当成最新“证据”。但立陶宛今天的遭遇,恰恰是因为美国的胁迫造成的。

  “空手套白狼”一直是华盛顿的如意算盘。它先是和民进党当局勾连起来画大饼引诱立陶宛挑战中国底线,又逼迫它在白俄罗斯问题上执行美国的“制裁”,导致立陶宛公司不得不承担违约的损失。顺便说一句,因为允许美国中情局在本国设立黑监狱实施酷刑,立陶宛政府最近悄悄向一名受害者支付了10万欧元的赔偿金。

  眼下,看到立陶宛可能要打“退堂鼓”,华盛顿和民进党当局一定格外上火着急,想必也会有进一步的威逼和利诱。它们或许可以左右一些急功近利的政客,但骗不了真正要过好日子的老百姓。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标题:美台的迷魂汤,骗不了立陶宛老百姓

  了解《环球时报》的三观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环球时报 (微信公众号ID:hqsbwx)

编辑:王婷婷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