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文化中国行丨屹立1400余年 赵州桥何以“千年不坠”

2025-11-11 16:53: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提到赵州桥,很多人对它的认识是从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开始的。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这座石桥已悄然屹立了1400余年。

  它没有繁复的雕饰,没有惊人的体量,却以其跨越时代的科学匠心与朴素美学,成了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02:39

  在清代存世最早的赵州桥照片中,那时它被称为直隶赵州大石桥。随着岁月的变迁,它就像一首凝固的史诗,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的文化血脉。

  赵州桥位于赵县城南2.5公里的洨河之上,是隋朝的石匠李春在公元595年—605年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它是世界上现存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石拱桥。

  赵县文旅局局长 石锐:北宋时,哲宗皇帝取“安世济民”之意,为其赐名“安济桥”。又因为桥体用青石砌就,我们当地人又称它为“大石桥”。

  唐代张鷟在《朝野佥载》中这样描述:赵州石桥甚工,磨磐密制如削焉,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全长50.82米,主拱净跨度达37.02米,在修建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赵县博物馆馆长 李坤敞肩拱的创举是赵州桥最伟大的发明。在此之前,石拱桥桥肩上面大都是用石头填满,沉重且阻水。而李春创造性地在赵州桥的肩上面设计了一大一小两个拱,这便是“敞肩拱”设计。

  赵州桥桥体由28道独立拱券纵向并列而成,每一道拱券都能独立支撑,拱石之间以“腰铁”相连,石块咬合紧密,浑然一体。这一开创性的设计,领先了欧洲同类桥梁近七个世纪。

  赵县博物馆馆长 李坤肩上的两个大小拱不单可以节省石料,简化桥基,增加大桥的稳定性,即使“水漫金山”,桥下洪水穿流而过,而赵州桥可以千年不倒。

  赵州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如此巨大的石拱桥,基础到底有多大多深?1979年的钻探给出了答案,赵州桥的桥台总厚度仅1.57米,南北长度约5米,是没有做任何加固处理的天然地基。

  赵县文化馆馆长 李坤赵县本地的天然土,土层是轻亚黏土第四纪冲积层,每平方米承载力34吨,选址科学,1400年了,赵州桥下沉非常少,所以说它是一座千年不坠桥。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文杰 陈雷 柴志先)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