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河北以高质量数据赋能产业发展

2025-11-11 16:50:1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数据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数据价值潜力加速释放

  我省以高质量数据赋能产业发展

  11月4日,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交易服务平台上查看该中心上线的数据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解楚楚摄

  数据是人工智能的燃料。高质量、大规模数据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的有力支撑。我省深化数据开发利用,强化数据安全保障,以场景化应用激发数据价值,加快把数据资源变为优质资产,以高质量数据赋能产业发展。

  从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获悉,截至目前,我省打造了钢铁、化工、医药等30个领域689个高质量数据集,为大模型训练、智能体建设提供了基础养料。

  夯实数据底座

  筑牢数字化转型发展根基

  坚持制度先行,我省加快搭建数据基础制度的基本框架,持续推动算力、可信数据空间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据产业发展基础。

  巩固扩大算力优势。我省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支持张家口、廊坊打造E级智算集群,加速推动一批重点标杆项目落地。《2025综合算力指数》显示,河北省综合算力指数连续2年排名全国第一;城市算力分指数排名中,廊坊市、张家口市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第二。

  今年6月,我省在全国率先上线省级一体化算力监测调度运营平台,搭建数据监测、调度、运营三大子平台。逐步对接全省算力中心,实现对全省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的统一纳管、智能调度和市场运营,并提供容器化、云算力等多元算力产品和服务。

  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建立省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工作机制,组织中国星网、中国矿产、雄安数字城市3家试点企业,加速空间技术平台建设和运营规则设计,目前3个空间的云资源、区块链、数据连接器等基础设施已基本齐备。

  深化开发利用

  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

  我省坚持以应用场景为牵引,系统推进数据归集、登记、治理、开发与授权运营全链条工作。

  常态化归集公共数据。统筹建设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构建涵盖数据编目、治理、共享、开放等10余项功能的技术支撑体系。制定公共数据“一张表”,按照“以需促归、以供促用”原则,完成编目79.4万条,归集总量达8700亿条。

  深化公共数据登记和治理。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储备登记并行,累计审核并同步至国家登记平台4518项,覆盖卫生、教育、交通运输等70个行业领域,登记数量居全国前列。

  构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体系。明确“管住一级市场、放活二级市场”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确立“整体授权开发、依场景授权使用”综合模式,建成登记、授权、交易平台,已完成25单公共数据产品交易,预期收益2690.4万元。

  赋能千行百业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行动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要到哪里。我省坚持“以模型换数据、以数据换模型”机制,建设一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推动垂直领域大模型、智能体研发应用,赋能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如河钢集团石钢公司开发的“废钢定级图像”数据集,涵盖各种常见的废钢类型图像,能够显著提升大模型判定废钢种类、等级的准确性。

  建设应用垂直大模型。今年以来,全省新研发落地97个垂直大模型,总数达到292个,其中10个通过国家备案。威赛博钢铁大模型、鑫海化工大模型分别是全国钢铁、化工行业首个备案大模型。

  推动大模型向智能体升级。今年我省重点推动大模型向智能体迭代,创新研发46个智能体,并按照“大企业研发,小企业复用”思路,在中小企业深度应用,实现降本增效。如新兴铸管的铁水硅预测智能体,基于出铁温度、原料配比等历史生产数据和实时采集数据,自动分析、预测、干预炉温,炉温调控精准度提升20%,铁水成分稳定性提高15%,年降低能耗成本约300万元。

  探索智能体赋能产业发展路径。对接百度等人工智能企业、河钢数字等行业企业、知网等科技企业,创新建立智能体社区。目前将报春钢铁平台作为试点,已开发试运行河北钢铁智能体社区,推动智能体、数据集等数据产品上架。

  培育产业生态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我省坚持以政策引导、平台集聚、要素支撑、机制创新为路径,推动数据产业全链条培育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省出台《关于培育壮大数据产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关于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为数据产业发展明确方向路径,提供政策支持。

  推动数据堂、海天瑞声等42家头部企业落户保定国家数据标注基地,500余家企业纳入生态,初步形成覆盖数据采集、清洗、标注、质检、应用全链条数据标注产业体系。以基地为引领,推动张家口、廊坊、唐山、秦皇岛等地协同发展,全省可提供数据标注企业达649家,年标注能力达4PB(拍字节),产业规模约20亿元,环京津数据标注产业隆起带初步形成。

  创新实施“天使投算力”机制。建立“算力资源池”,整合全省闲置、闲时算力资源,以算力投资、算力入股、算力打折等方式定向供给初创企业,目前已与14家初创企业达成合作。推动机制从吸引初创企业向供给学生团队深化,免费支持清华大学第二届超算竞赛算力需求,已对接8支人工智能领域学生团队,助力有创业潜力的项目孵化。

  我省加大数字企业招引力度,成功引进科大讯飞省级总部、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和质量测评中心等企业机构,雄安人工智能研究院、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揭牌运行,67家重点人工智能企业落户雄安新区。我省数据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河北日报记者 贾楠 解楚楚)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