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发展的成色,见于结构之变;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源于协调之效。
11月3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专场如期召开。从会上可以看到,“十四五”期间,河北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为引擎,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一组组数据勾勒出河北经济转型升级的清晰轨迹,折射出燕赵大地发展动能转换的澎湃活力。

三产协同升级,强健经济“筋骨”。三次产业协同演进是经济结构优化的核心要义,也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据显示,河北三次产业比例从2020年的10.5:37.9:51.6,优化为2024年的9.5:36.8:53.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2.1个百分点,形成更加稳固的“三二一”格局。这背后,是农业“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迈进,服务业稳稳撑起经济“半壁江山”。产业结构“腾笼换鸟”的深刻变革,让河北经济肌体的“筋骨”更壮、“气血”更畅。

内需双轮提质,激活发展“脉络”。内需结构的升级优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坚实支撑,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2021年至2024年,河北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54.5%,较“十三五”时期提高3.3个百分点,稳居增长第一动力。1.5万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的年均增速,印证着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与此同时,投资结构不断提质,2024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7%的亮眼表现,彰显出投资对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支撑作用。消费“主引擎”与投资“加速器”协同发力,共同构筑起内需驱动的坚实支撑。

人口红利迭代,蓄积创新“活水”。人口结构与流动趋势是经济结构优化的“晴雨表”,也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素。从人口长期净流出转为2024年末净流入2万人,河北用发展实效吸引着创业者、奋斗者扎根。7378万常住人口中,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4333万人,占比58.7%,较2020年提升0.1个百分点。这不仅是劳动力规模优势的延续,更彰显了河北就业环境、发展机遇的持续改善。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叠加释放,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撑。

城乡融合深化,绘好协调“新景”。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的关键路径,也是经济结构协调升级的重要标志。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河北城镇化率从2020年末的60.07%提升至2024年末的63.42%,城乡消费比从2020年的1.83:1缩小至2024年的1.59:1,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在城市化进程中共享发展成果。城乡融合综合试点深入推进中,城市辐射带动乡村产业联动,乡村资源反哺城市生态价值,形成要素双向流动的良性循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均衡动能。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关键节点回望,河北经济结构优化的每一步都踏出坚实印记。从产业升级的“调”到内需扩大的“稳”,从人口红利的“续”到城乡融合的“进”,这些变化并非偶然的数字跳动,而是系统性改革创新的结果。面向未来,经济结构优化带来的发展协调性增强,必将为河北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提供不竭动力,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燕赵篇章。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