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双盲”模式下的评标质效
雄安新区面向评标专家智能问答系统正式上线
图为7月15日,无人机航拍的雄安科创中心。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畅摄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见习记者康晓博)只需轻点鼠标,远在外地的评标专家就能获得精准指引,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近日,雄安新区正式上线面向评标专家的智能问答系统,用人工智能为公共资源交易插上“智慧翅膀”。
“雄安新区正处于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每天都有大批项目招标。”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过去,评标专家遇到政策或操作问题,要反复咨询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而新上线的智能问答系统,相当于给每位评标专家配了一名“不下班”的贴身助理,评标专家无需见面交流、无需等待现场技术支持,即可随时获取精准指引,让远程异地“双盲”评标更高效、更规范。
记者在现场看到,智能问答系统的界面简洁友好,专家登录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评标界面后,可实时向系统中的“智能问答助手”发起咨询。无论是查询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还是询问“技术标否决”“项目回退”等流程性问题,系统都能在短时间内给出图文解释,并注明政策依据。
“智能助手不仅直接给出相关政策规定,还把原文推送给我,让我心里更踏实了。”体验智能问答系统操作后,来自雄安的资深评标专家何录华说。
据了解,智能问答系统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融合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内置本地化知识库,覆盖政策法规、系统操作、服务指引三大类高频问题,确保回答内容贴合雄安评标实际。针对围串标等敏感信息,系统会自动屏蔽并提醒“依法依规处理”,所有答案均注明“仅供参考”,确保阳光透明、风险可控。
数据显示,智能问答系统试运行以来,现场技术人员答疑次数下降80%,有效缩短异地专家因操作疑问导致的时间损耗,切实提升了“双盲”模式下的评标质效。
“评标效率提高了,专家有更多时间聚焦投标文件细节,为‘雄安质量’再添坚实保障。”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