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牢记嘱托,我省以创新为驱动,围绕钢铁、现代交通、绿色化工等产业建设省实验室,打造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攻关、再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策源地,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在燕赵钢铁实验室曹妃甸研发中心,技术人员们正在开展3GPa超高强度高塑性钢中试试验。这块看似不起眼的钢板实际上科技含量十足,它通过力学冶金技术创新,能够在合金用量更少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更好的塑性和韧性。这种"少合金 高性能"的特性,可以让它在防护装甲、飞机起落架、探测器动力轴等高端装备中大显身手。
燕赵钢铁实验室副主任 杨志南:
3GPa钢就是我们这个技术体系下一个代表性的成果,比方说我们大宗的产品、低合金高强度钢,都可以用力学冶金技术体系来实现它的提质增效,实现它合金的减量化使用,来提高它的性能。
河北是钢铁大省,着眼于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我省建设了国内首个聚焦钢铁领域研究的省实验室,围绕钢铁资源综合利用、钢铁能源绿色高效、钢铁流程数字智能、钢铁产品提质增效等四个重点领域,设置钢铁冶金全流程绿色低碳技术等8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实验室由华北理工大学和河钢集团牵头共建,集聚9家高校院所、30多家企业,为项目扩大实验规模和中试验证提供了平台,也为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搭建了桥梁。
燕赵钢铁实验室副主任 杨志南:
我们的研发中心有一整套的全流程中试平台,我们的成果就能够从实验室走到中试,然后为下一步走到企业实际应用,奠定很好的基础。
企业、研究院、高校三方联动,各展所长、互补共进,串起科技创新的"最初一公里"和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华北理工大学副校长 许莹:
这种模式就是让老师们、研发人员,更具体地、更直接地知道我们的企业需求在哪里,同时我们的技术研发的针对性在哪里,也缩短了我们的研发周期,直接和间接的已经达到2.2亿转化成果。
燕赵钢铁实验室不仅为高校提供了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平台;企业出题、实验室答题的新模式,也在为我省钢铁产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在河钢集团,汽车用先进高强度双相钢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产线。
河钢材料院汽车材料研发中心主任助理 董伊康:
聚焦了行业的前瞻性发展需要和这个市场趋势,开发出一种强度更高、碳排放更低的一款新产品,降碳幅度能够达到40%以上,整个技术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并且未来的增长的空间是极为广阔的。
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回看解题全过程,协同是贯穿始终的关键:高校带来理论基础,企业提供工程实践,实验室则搭建平台,有效缩短从"想法"到"落地"的时间。
河钢材料院汽车材料研发中心主任助理 董伊康: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实验室来集中相关的优势资源聚力攻关,我们企业可能更清楚地了解下游客户需要什么,以及我们的痛点在哪里,我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工程经验,包括海量的生产数据,也能够共享给高校团队,在这种结合下,能够让研发的效率更高。
目前,燕赵钢铁实验室汇聚370多名高水平科研人员,已突破4项颠覆性技术,解决40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布局重点主导产业,我省还设立了绿色化工、现代交通、电力等实验室,汇聚多方合力,打造从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策源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