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河北涉县:千年赛戏焕新姿

2025-03-20 17:07:07  来源:河北新闻网

  锣鼓声声响,线上传艺忙。3月15日7时许,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上清凉村文化活动室内,赛戏《火烧战船》线上传艺活动正在进行。

  “威风凛凛震乾坤,执掌东吴第一人。孙主驾前为帅首,姓周名瑜管万军……”48岁的赛戏传承人程神所一句一句教,在石家庄工作的杨文凯则在线上对着手机屏幕认真跟着学。

  “上个周末,我回村参加演出,当穿上戏装,走上舞台的那一刻,顿时骄傲感满满。”24岁的杨文凯说。通过线上学习,如今杨文凯已掌握了《宁武关》《乌江岸》等十多部戏。

  南宋诗人陆游在诗中写道:“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赛神”即为当时的赛戏演出。据了解,赛戏是一种曾流传于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古老剧种,融民间祭祀与地方戏曲于一体,具有浓郁的边塞地方特色,形成于宋金时期,由于其历史久远,在戏曲界有“活化石”之称。邯郸赛戏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涉县上清凉村赛戏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古调铿锵奏响,彩旗漫卷飘扬。武生花旦步悠扬,演绎千秋万象。”这个古老剧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一旦哪里有赛戏上演,就是村里的隆重节日。“赛戏寄托着人们渴望幸福安康的美好心愿。”程神所说,“上清凉村赛戏最大的特色是‘原汁原味’,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几年前,随着外出务工潮的兴起及老艺人的自然流失,上清凉村赛戏曾一度到濒危的境地。“赛戏唱的是忠孝节义,吼的是责任担当,念的是家国情怀,这么好的非遗文化可不能搞丢了!”上清凉村党支部书记程王飞说。面对村里赛戏表演人才断层、文化场所年久失修的实际,他们成立了“上清凉村赛戏保护传承领导小组”,积极谋划传承之策,并筹资30余万元,重新修建起古戏楼。为了让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学好赛戏,他们还采取线上教学的模式,将戏词按角色拆解,实行线上辅导、排练。

  为更好传承赛戏文化,涉县文化馆与河北大学文学院历经两年多时间,搜集整理出版了《邯郸(涉县)赛戏剧本集》;同时,涉县还大力开展“赛戏进校园”活动,通过赛戏传承人课堂讲授展演、开设课外实践班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赛戏的认知和兴趣,让这项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校园扎根成长。

  在涉县,随着赛戏文化的接力传承,演员也愈加年轻化,这一传承了上千年的古老剧种焕发出新的容颜。如今,上清凉村30多名00后青年加入赛戏传承学习队伍,在舞台上已然挑起了大梁。在今年春节、元宵期间,上清凉村将赛戏与转灯、秧歌等民俗艺术联袂展演,演出达50多场次,吸引观众累计超10万人次。

  (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周金立)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